文档详情

2025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pdf

发布:2025-03-11约5.2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

者所在医院2025年10·-2025·9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185

例,选择同期内病毒性肝炎患者170例和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

ANA(抗核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SMA(抗平滑肌抗体)、ANCA(抗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MPO(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统计并比较三组检测

结果差异。结果:在自身抗体检出率上,AILD组为97.3%(180/185),病毒性

肝炎组为40.6%(69/170),对照组为7.5%(6/80),AILD组远远高于病毒性肝

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NA、AMA、SMA、

ANCA和抗MPO抗体检测阳性率上,AILD组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自身抗体检测的方法,可有效

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准确率,对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值

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检测;临床意义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

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三种[1],其发病原因是患者肝脏被自

身免疫系统攻击后发生炎症、肝细胞或胆管坏死引起的,在组织学变化和临床表

现上有相互交叉、各不相同的特点,增加了诊断难度[2-3]。近年来,自身抗体检

测成为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笔者选取同期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

者1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170例、健康体检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自身免

疫性肝病诊断中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185

例,选择同期内病毒性肝炎患者170和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

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75例,男29例,女46例,年

龄19~63岁,平均(45.3±2.4)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53例,

男22例,女31例,年龄27~61岁,平均(47.5±3.2)岁;原发性硬化性胆

管炎(PSC)57例,男23例,女34例,年龄16~65岁,

平均(43.6±4.4)岁,所有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检查均无病毒感染指标,肝

功能出现异常。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AV(甲型肝炎)

44例,男19例,女25例,年龄18~62岁,平均(44.1±3.4)岁;

HBV(乙型肝炎)62例,男28例,女34例,年龄20~66岁,平均(46.3±4.5)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岁;HCV(丙型肝炎)36例,男15例,女

21例,年龄19~64岁,平均(43.5±2.9)岁;HEV(戊型肝炎)

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22~61岁,平均(43.9±5.1)岁。健康体

检者确诊无任何肝病,男38例,女42例,年龄21~64岁,

平均(44.3±3.5)岁。所有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检查均无病毒感染指标,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