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加工理论.ppt

发布:2017-08-07约1.1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3.1信息加工理论 6.3.1信息加工理论 1、信息加工理论的概念 2、记忆的结构 3、记忆的储存与提取 4、记忆的遗忘 5、记忆的衡量 1、信息加工理论的概念 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信息的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 消费者的信息处理过程是指消费者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后进行处理的一连串过程。透过这样的过程,消费者决定哪些信息必须加以记忆储存,哪些予以遗忘,哪些为以后的评估所用。可见,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的重心是记忆,记忆在消费者信息的处理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记忆的结构 因为信息加工的发生是有阶段的,所以通常认为在记忆中有一些单独的、连续的“储存室”,信息进一步加工之前被临时储存在这里。这种储存室主要有: (1)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在很短的时间内保存着全部材料,储存时间以毫秒计,最长一二秒。 (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不过储存信息时间也只有一分钟左右。 (3)长时记忆:保持时间约为一分钟以上,甚至更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以后,就相对持久地被储存起来了。 感觉记忆与短时记忆的比较:除持续时间以外,人充分意识到短时记忆的内容,而对瞬时记忆的内容是不那么充分意识到的;短时记忆通过重复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短时储存的信息,而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却要很快消失。 3、记忆的储存与提取 信息基本上以形象储存和意义储存存放在长时记忆中。 形象存储:也叫表象储存,指我们与某一事物接触后,在该事物离开 眼前时,我们还可以在脑子里把它的各种常见属性浮现出来。例如我们对广告画面的记忆。 意义存储:是以概念、公式、规律等为内容的储存,所保持的不是具体形象。例如对商品的功能、价格等的记忆,这种储存有高度的理解性和逻辑性。 提取是我们从长时记忆中恢复信息的过程。 人们提取信息的准确性存在许多变数,主要原因是知觉、识记、遗忘的选择性。 4、记忆的遗忘 遗忘可分为:永久性遗忘和暂时性遗忘。 (1)遗忘的规律 不同时间间隔后的记忆成绩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最初遗忘得比较快,而以后逐渐缓慢,即先快后慢。 4、记忆的遗忘 (2)遗忘的原因: ?记忆痕迹的消逝; ?储存资料的干扰; ?动机情绪的影响。 5、记忆的衡量 常用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回忆和再认 回忆:是将过去产生的对事物的反映重现出来的过程。 再认:是当过去反映过的事物重新再现时,人们对于它感到熟悉,并能认出是过去反映过的事物。 谢谢!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