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0个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及辨析.pdf

发布:2025-02-07约1.89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0个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及辨析--第1页

100个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及辨析

100个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1、始作俑者

正: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指开始用俑殉葬的

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含贬义。

误: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

低碳生活。尤为可贵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析:褒贬失当,不合语境。

2、附庸风雅

正:附庸,追随;风雅,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

《小雅》等,这里泛指文化。指某些人为装点门面,追随结交名士,

从事有关文化方面的活动。

误: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

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

雅。”

析:褒贬失当,不合语境。

3、无地自容

正:容,容纳。没有地方可藏身。形容羞愧之至。

误: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

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析:望文生义,错!可换为“无处可逃”。

4、举重若轻

正:举起重东西就像举轻物那样容易。比喻能轻松愉快地胜任繁

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事物。

误: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

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析:“举重若轻”是一种工作作风,不合语境。可换为“无足轻

重”。

100个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及辨析--第1页

100个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及辨析--第2页

5、信手拈来

正:信手,随手;拈,捏取。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作画时能熟

练地运用各种丰富的材料,用不着怎么思考。

误: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把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

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析:使用对象错,张冠李戴了。可改为“随手捡起”。

6、耿耿于怀

正:耿耿,心里有事的样子。形容心中总是牵挂着某事,不能忘

怀。

误: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

记在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析:“耿耿于怀”指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用于奶奶对我的“疼爱之情”,使用对象错。

7、南腔北调

正:形容口音不纯,掺杂着方音。

误: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

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

的灵魂。

析:“南腔北调”是陈述人“口音不纯”的,陈述“市井生活画

卷”,使用对象错。

8、春秋鼎盛

正:春秋,年龄;鼎,高潮,正当。多指年富力强,精力旺盛。

误: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

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析:“春秋鼎盛”是说人年富力强,不能做“时代”的定语。

9、量入为出

正:根据收入的数量来决定支出的限度。用于经济收支领域。

误:冬天老年人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还

要防止着凉。

析:望文生义,不合语境。可换为“量力而行”。

100个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及辨析--第2页

100个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及辨析--第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