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会展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和行为优化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蒙古会展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和行为优化研究
摘要:内蒙古现阶段会展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型会展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应以宏观路径来实现政府对会展产业的影响。但内蒙古政府主导型会展业发展模式现阶段的实现路径,却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型展会这一微观路径完成。这反映了内蒙古政府对自身的定位及管理路径选择的错位。本文重新审视政府在内蒙古会展业发展的角色定位及对会展业影响的路径,为内蒙古会展业中政府的作用与行为提供优化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会展业;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作用;行为优化
一、内蒙古会展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会展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十一五”期间, 内蒙古会展业的平均增速达 26%。截至2011年底,内蒙古现有1万平方米以上的场馆7个,展览面积共计16万多平方米,场馆管理人员200多人。专业会展公司和组展机构20余家。年举办1万平方米以上展会20余个。展出面积30多万平方米,累计参展企业12349家,参观人数155.6万人次。
在内蒙古会展业发展的过程中,呼、包、鄂区域性会展城市圈正逐步形成并成为内蒙古会展业发展的引擎之一。按照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提出的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已初步具备了形成区域性会展城市圈的条件,正在形成功能互补、竞合互动、布局合理、相对集中的区域性会展城市圈。
二、内蒙古会展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及路径作用
纵观世界会展业发展轨迹,主要存在着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和市场主导型经营模式两种会展业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强调以政府配置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其实质就是按照会展业自身的特点,在以市场为主体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争取会展业的更大发展。这类发展模式一般来说主要是针对处于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时期会展业而实施,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政府所采纳的发展战略。我国现阶段会展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内蒙古政府主导型会展业发展模式现阶段的实现路径,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型展会来完成。主导型展会对内蒙古会展业的作用犹如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是内蒙古会展业的支柱、推进器、催化剂、形象代表。
(一)政府主导型展会规格高,权威性强,是内蒙古会展业的支柱
政府主导型展会通常由于有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直接参与,从而增加了展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有利于招展招商工作的进行。在内蒙古会展业产业结构中,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创造的经济总量,政府主导型展会都是内蒙古会展业的支柱、重中之重。
(二)政府主导型展会是内蒙古会展业的推进器
我国的会展经济是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及地方性的各种展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会展业发展初期,政府主导型展会发挥了内蒙古会展业的领头羊、助推器的作用。
(三)政府主导型展会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区域支柱产业的催化剂
展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展会的供给不仅需要会展企业本身具备相应的各种资源,还需要多个产业联合,更需要多个政府部门相互配合完成,这种整合性使得政府主导型展会可以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建筑、旅游、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各种生产力要素的合理流动,成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催化剂。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催化剂作用有利于资本及技术等各种资源的流动及优化配置,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如呼和浩特市以药交会为龙头,以会展经济实施整合了呼和浩特的产业结构,使生物制药业成为呼和浩特市支柱产业之一。
(四)政府主导型展会是内蒙古会展业的形象代表
政府主导型展会除了促进贸易经济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提高区域会展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区域整体形象为依托的政府主导型展会,不仅为本地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和合作的平台,而且能塑造国内外展商对内蒙古会展业的良好印象。
三、内蒙古会展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中的政府行为优化研究
政府主导型会展业发展模式究其实质依然是以政府经济职能发挥作用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型会展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应以政府经济职能为基础,主要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及外部环境供给等宏观路径来实现政府对会展产业的影响。但内蒙古政府主导型会展业发展模式现阶段的实现路径,却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型展会这一微观路径完成。这表明内蒙古政府对自身的定位及管理路径的选择出现错位。
内蒙古政府在会展业宏观管理过程中的行为优化就是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及路径的重新选择。从自身定位来看,内蒙古政府是地方政府,需在中央政府的政策管理框架下,在区域层面发挥经济管理、宏观调控的作用。从政府主导型会展业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来看,内蒙古政府应强化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及外部环境供给对会展业施加影响的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