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思维的小学地方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以泉州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例.pdf
基于数学思维的小学地方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以泉州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例--第1页
基于数学思维的小学地方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
—以泉州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例
2022-03-18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多元化趋势,将综合实践课程纳入基础教
育课程体系已成为当下的主流选择。近年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选择
上更加偏向研学旅行的形式。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按照以教育为
主线、安全放首位的原则,建立本土研学旅行体系。红色资源是一种特殊的
历史文化资源,是新中国来之不易的历史缩影。红色研学旅行在培养小学生
的爱国情怀,形成他们正确的历史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研究背景
教育既传授知识、启蒙心智,但也应让学生在童年里拥有阳光般的快乐。
然而,近年来在“唯分数论”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业压力已超出了他们在这个
年龄阶段该有的负担。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
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吹响了为学生减轻
学业负担的号角。学生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研学旅行的过程中,体验大
自然、走向社会。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玩心重、可塑性强,研学旅行能
够尊重他们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为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研学指的是在一个由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环境中,体现以生为主,教师
为辅的角色定位,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的过程,即研究性性学习。
广义上指各类社会人士以研究性学习为目的,以文化求知为需要开展的专项
旅游活动;狭义上则专指以中小学生为旅游主体对象,通过集体旅游生活的
模式来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素质,倡导体验式的教育和探究式学习的一种
教育性旅行活动。
红色研学旅行指以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所创立
的令人难忘的丰功伟绩或者标志物等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载体,以载体中所蕴
含的革命历史事件和红色精神为其内涵,集缅怀历史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德
育课程旅游活动。“十二五”以来,红色旅游内容得到一定的拓展,主要是将
在国内发生的党带领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奋起斗争、英勇抵抗、自立自强,
1
基于数学思维的小学地方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以泉州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例--第1页
基于数学思维的小学地方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以泉州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例--第2页
充分展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活动和人物的历史文化遗迹经过有目的
的选择后纳入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的范围内,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精神、先进的
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的更好传承。
二)数学思维下的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小学数学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已不再停留于过去的机械式教学。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知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基于每个人自身已有的生
活学习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做出属于个人自己的理解。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
程中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研学旅行将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和实践
机会。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
逆转。通过红色研学旅行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式,不但能够将红色基因
顺利传承,做好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也利于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更好
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类红色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
红色研学旅行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对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小学数学类研学旅行活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其活
动体系尚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
一)数学(类红色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