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复习七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完美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状态:AB段 ;BC段 ;CD段
3、非晶体:无 物体。 (蜂蜡,玻璃,橡胶,塑料,松香,沥青)
第二节: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需 热量。
汽化的两种形式:
1蒸发:在 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只在液体 进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a. ;b. ;c. d.
2沸腾:在 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气话现象。(在 和 同时进行)
a.液体沸腾时从外界吸热,但温度 。
b.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
c.液体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 。
二、液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需 热量。
液化的两种方法:1. 。2. 。
解释现象:a.酒精擦在身上,感觉很凉 ;
b.冬天或夏天早晨窗户上的小水珠 ;
c.从冰箱里拿出的棒冰周围冒白气 ;
d.刚从开水中捞出的鸡蛋拿在手中不烫,等表面水干了就感觉烫手 ;
e.夏天空调中吹“白气” ;
f.医生给病人观察口腔时,先把小镜子在火上烤一下 ;
g.烧开水时水面形成“白气” ;
h.雾,白气,露的形成 ;
第三节: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 热。
凝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 热。
解释现象: a.衣柜里樟脑丸时间长了变小 ;
b.用久的灯泡周围变黑 ;
c.用干冰人工降雨或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
d.霜的形成 ;
e.冬天早晨玻璃上的冰花 ;
f.冬天结冰的衣服也能变干
第四节:物质的构成
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种物质分子之间空隙气体 液体 固体
如: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盛油的钢瓶内压强增大,有油渗出;物体的热胀冷缩;气体易被压缩,而固体不易被压缩。
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
如:水果的香味能被闻到;水蒸发时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3.扩散现象:产生原因是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a.红棕色NO2气体集气瓶上倒扣一只空集气瓶,过一会上面的空集气瓶也变红棕色,下面的集气瓶颜色变淡;
b.红墨水分别滴入一杯冷水和热水中,都看到变红,且热水中快;
c.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壁变黑。
1.图4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2.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A.固态 B.液态????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