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风险投资与中国国情.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商风险投资与中国国情
一、投资的机遇与投资环境
前段时间,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趋向低迷,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进入中国的外资已经有明显增长。“9.11”美国遭袭,一度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被国际资本看好的中国,这种“看好度”自然也会大提升。我国刚刚加入WTO,游戏规则将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又适时制定了新的外资政策,允许跨国公司收购国有大中型企业,除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须由中方控股外,其它产业都可以允许外商持股超过49%。中国还将允许外资项目开展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项目融资。2001年8月,国家外经贸委、科技部、国家工商总局又联合出台了《关于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暂行办法》,这些对于希望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风险投资市场的外资来说无疑是大大的利好消息和机遇。高盛证券发布的2001年展望报告认为,全球下一个硅谷不在美国,也不在日本,而是在中国。可以预计,未来外资进入中国将会掀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在投资环境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北京、深圳、武汉等地。上海浦东已成为国际资本强磁场,已吸引外资400多亿美元。目前,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146家在浦东投资了200多个项目,APEC成员投资项目达2.07万个,合同外资344.51亿美元,上海已成为中国与国际金融接轨的金融中心。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目前拥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874户,形成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并成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深圳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外商前来投资兴业。截止1998年12月底,已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深投资,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2050个,合同利用外资276.0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2.92亿美元。外商投资涉及主要行业包括电子、食品、纺织、服装、医药、金属及塑料制品、机械制造、房地产等。其中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四大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区的重点支柱产业。
地处东西部结合处的武汉将形成新的、更具潜力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在北京等四大城市争夺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中国“光谷”)的角逐中,武汉以其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智力资源夺魁。2000年12月,国家计委批复决定在武汉建设中国光电子及生物技术产业基地,2001年3月国家科技部又正式批复同意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火炬计划武汉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毫无疑问,武汉将成为外商风险投资的又一热点地区。
二、风险投资公司的运行机制及经营模式
如何确定投资公司的投资理念和战略定位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传统的投资理念是以投入资金搞生产经营,通过产品增值获取利润,20世纪后期流行的理念是通过资本营运搞资本经营。只有资本经营才能一本万利。有报导称:李嘉诚一生搞生产经营的财富不及其子李泽楷通过兼并、上市、收购等资本运作在一夜之间所赚取的财富。纵观当今世界的首富,不再是搞生产经营的“钢铁大王”“汽车大王”等,而是通过资本运营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企业家。笔者现就外商在中国设立独资的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思路问题略抒管见。
1.构建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中国国情的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的风险投资公司
风险投资的国际惯例普遍采用“有限合伙制”方式,风险投资者以有限合伙人身份履行投资决策人职能。管理团队以“一般合伙人”身份履行投资项目的选择、评估、项目后期监管及资本运作等职能。一般合伙人为有限合伙人“打工”。风险投资基金由有限合伙人提供(一般占99%),但它们只提供资金和拍板决策,不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一般合伙人占有1%股份(实际上是以管理等无形资产入股),他们负责具体的投资经营工作。如果风险投资获得成功,一般合伙人可以获得远超过1%股份的收益(一般为20%),这种分配办法可以对一般合伙人(管理团队)产生很大的利益诱导,也能激发巨大的创利热情。而作为投资者的有限合伙人可以在不必“事必亲恭”的拍板决策中轻松获取巨利。就是这一有效的双向激励机制造就像美国硅谷这样成功的风险投资范例,也造就了像微软盖茨这样的风险投资的受益者,投资者的受益更不言而喻。
如何既能适应中国的国情,又不失国际惯例之优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讨:
其一:中国的法律已明确规定外商投资性风险投资公司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但有限责任公司是无法解决按国际惯例的一般合伙人即管理团队的入股方式及有效激励机制等问题的。中国鼓励外商与中方投资商以双方出资入股方式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这种方式对于外商来说并非因缺乏资金而为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