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0fJ气相色谱操作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690FJ气相色谱操作规程
一、开机顺序:
先打开氮气看钢瓶输出压力有没有,如有再看仪器柱前压力有没有,有的话就打开仪器电源(本机的初始氮气设为0.12MPA,以后根据分离效果再做调整)。
二、设置温度:
1、柱温设置:按柱箱+初温 +220+置入
2、进样器温度设置:按进样+270+置入
3、氢火焰检测器温度设置:按换挡+热导+250+置入
全部温度设置好后,按起始键。
看实际温度:
按显示再按柱温;按显示再按进样;按显示再按换挡+热导。
看设置温度:
A看柱温设置:按柱箱+初温+置入;B看进样器温度设置:按进样+置入;C看检测器温度设置:按换挡+热导+置入。
极性的设置:按极性+数字(1或2)+置入。
灵敏度(量程)设置:按量程+数字(0,1,2,3,4)+ 置入一般用2。
锁键盘的设置:按换挡再按0,即锁定键盘,重复按一次即解锁。
三、点火:
当进样温度(显示+进样)达到100度以上时,打开氢气和空气气体钢瓶,然后打开净化器氢气和空气开关,同时打开电脑和工作站,就可以点火(点火:先把氢气开大点一般为0.15,把空气开小一点一般为0.06,当听到“扑”的一声,然后看基线是否比没有点火前高,如果基线有变高,就说明火已经点着了,或看检测器上是否有水蒸汽,如果有,则说明点着火了),然后再慢慢的把氢气调到0.1MPA,空气调到0.06MPA就可以了。
四、进样:
当基线温度稳定为直线就可以进样品了。
样品的前处理:
取6-7滴样品,加约半滴管的甲醇,加 1-2滴浓硫酸,充分摇匀,必要时,需放到热水浴中让其完全反应,直到变浑浊,该过程为甲酯化,用尽量多的蒸馏水洗涤甲酯层,然后加半滴管的石油醚,待醚层变清后,取醚层进样分析。(酸油进样1ml,油酸进样0.5ml)
进针时,先把针全部插入针孔,再打针,按钮,抽针,此过程速度要快;打完针后,用乙醇清洗针6-7次,堵针也用此方法清洗。
备注:中性油的甲酯化处理方法
取7滴样品,加半滴管(1:1)苯:乙醚溶液,再加0.8N的氢氧化钾,充分摇匀,必要时,需放到热水浴中让其完全反应,直到变浑浊,用尽量多的蒸馏水洗涤甲酯层,然后加半滴管的石油醚,待醚层变清后,取醚层进样分析。
五、关机顺序:
1、先关上净化器氢气和空气开关,再关氢气和空气钢瓶总阀。
2、降低温度,把三路温度都降到50度。
按柱箱+初温 +50+置入
按进样+50+置入
换挡+热导+50+置入
3、当柱温(显示+柱箱)降到50度以下时就可以关上仪器电源。
4、打开色谱仪门,散热几分钟。
5、关闭电源半小时后关上氮气和电脑工作站。
六、结果分析:
1、分离效果不好时处理方法
A、降低柱温
B、降低载气流速(载气1、载气2压力0.13 MPA,总压的固定值是0.3MPA)
2、没有出现峰的原因
A、火焰熄灭
B、漏气,垫子用久后会出现漏气现象
C、样品没有打进
七、注意事项:
1、在仪器做样品和老化柱子时,柱温不能高于柱子的最高使用温度,否则会损坏柱子。
2、仪器要定期老化柱子,这样会提高柱子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仪器污染(老化的方法:正常开机,持续24小时即可。
3、千万不在不通N2的情况下,打开仪器电源并升高温度。
4、要定期更换色谱柱(色谱柱的装法:取下柱子,先放螺丝,再放石墨垫,最后插入色谱柱衬管,其中长衬管是进样端,装在外侧,缺口向上;短衬管是检测端,装在内侧,堵有棉花)
5、两个进样器不可同时用,用完一个,再用第二个时,应先把第一个氮气关掉,再打开第二个。
6、H2罐和N2罐均是高纯含量99.999%,甲醇和石油醚均为上海国药生产。
7、进针时注射器不要有气泡。
甲酯化原理
1、定义:
甲酯化:是一种将含羧基等的物质转变为甲酯的化学方法。
酯化反应:是将游离脂肪酸在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并加热的情况下,转化为多种甲酯的反应。
2、理化数据:
酸化油中游离脂肪酸占60~70%,甘油酯(中性油)占30~40%,酸值140,沸点320;
亚油酸是含18个碳原子和2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酸值195-202,沸点286;
油酸甲酯酸值小于1,沸点218.5℃(2.66kPa),168-170℃(0.267kPa)。
3、甲酯化目的:
降低酸价和沸点,转化为可以汽化的酯。(酸化油中有酸和甘油酯,如果不酯化,不转化为一种物质(酯),酸和油同一碳的保留时间是不一样的)。甲酯化可将无法用气相检测的化学物质(如酸性物)转变为可气相检测的甲酯,从而分析成分和含量;等等。
气相色谱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色谱柱中装入担体及固定液,用载气把欲分析的混合物带入色谱柱,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条件下,各气体组分在载气和固定液薄膜的气液两相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随着载气的向前流动,样品各组分在气、液两相中反复进行分配,使脂肪酸各组分的移动速度有快有慢,从而可将各组分分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