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誉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 .pdf
论“商誉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
商誉是企业在市场中所具有的良好口碑、形象以及信誉。而商
誉诋毁是指那些企图毁损、破坏企业商誉的行为。在当前的商
业竞争中,商誉成为了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一旦企业面临商
誉的诋毁,将对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产生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对商誉诋毁的构成要件进行探讨。
一、商誉诋毁的法律定义
商誉可定义为一家公司品牌、信誉、知名度及公众印象的综合
体,它是一种无形资产。在诸如合同谈判、贷款评级、投资、
并购等商业活动中,商誉是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誉诋
毁是指通过对企业商誉进行虚假陈述或其他行为,以制造错误
信息来损害企业的信誉与形象,从而获取不正当竞争利益的行
为。
二、商誉诋毁的构成要件
1.存在实际的商誉或商业信誉
商誉诋毁的前提条件是存在实际的商誉或商业信誉,即该企业
具有相对较高的公众认知率和一定程度的美誉度。这一点可以
通过市场调研报告、社会媒体等得到证实。如果没有实际的商
誉或商业信誉,即使企业遭受了某种行为的诋毁,也不能构成
商誉诋毁。
2.有意诋毁
商誉诋毁的行为需要是有意的,也就是说,诋毁者在诋毁商誉
时必须存在故意或过失,而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言论或
行为会对目标企业造成不利影响。有意诋毁可能表现为恶意意
图或企图获得不公平竞争优势的意图。
3.存在虚假陈述或不当行为
商誉诋毁的行为需要存在虚假陈述或不当行为。虚假陈述是指
对某个企业的商誉或产品进行虚假描述或否定性宣传,并宣传
给目标听众而产生影响,以达到诋毁商誉的目的。不当行为包
括恶意评价、滥用批评等。这些行为如果存在,就引起了公众
的误解和在有形或无形的损害。
4.产生经济损失
在商誉诋毁中,该企业的名誉或商誉被毁损,这将严重影响企
业的经济利益。因此,产生经济损失是商誉诋毁的必要构成要
件之一。
三、商誉诋毁引起的法律责任
商誉诋毁是一种商业损害行为,侵害了企业的商业利益,必须
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或刑事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在商誉诋毁发生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撤销不实评价,恢复商誉,或要求商誉损失赔偿金。如果
诋毁行为造成商誉或名誉的损失,将承担民事责任,包括承担
经济赔偿责任。
2.行政责任
如果商业诋毁行为属于商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等行为,将承担
行政责任,包括罚款、撤销广告、警告等处罚措施。
3.刑事责任
在商誉诋毁行为严重越界或涉及科技、国防、医药等重要事宜
涉及安全时,将涉及刑事责任。在涉及刑事犯罪的情况下,诋
毁行为造成的损失不仅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还会受到刑事制裁。
综上所述,商誉诋毁是一种不当的商业竞争行为,侵害了企业
的商业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积极维
护自身的商业信誉和公众形象;而诋毁者也应该承担恰当的法
律义务与责任,以赔偿企业损失和维护市场秩序。四、商誉诋
毁的常见形式
商誉诋毁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面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是指企业在推销自己或者攻击竞争对手时,使用虚假
的、误导性的或者夸大其词的宣传方式,以达到诋毁竞争对手
商誉的目的。
虚假宣传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比如夸大自己的优势,诋毁对手
的产品质量,或者传播虚假的消息和不实信息等。尤其是在互
联网时代,虚假宣传在社交网络和媒体平台上更加容易被传播,
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商誉损失。
2.恶意评论
恶意评论是指企业在公共场合下,或者是在社交网络、论坛上
散播虚假的、含有攻击性的言论,以达到诋毁竞争对手的商誉
的目的。这些评论可以伪装成消费者的意见,以掩盖真相。
3.盗版、抄袭
盗版、抄袭是指企业借用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商标,侵犯竞争对
手的知识产权和商标权。这种行为对于企业的商誉造成的损害
不容小觑,可能让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负面印象,从而影响企业
的信誉。
4.散布谣言
在商业活动中,企业之间竞争关系比较激烈,很多企业为了获
取利益,会有意散布谣言,破坏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从而达
到自己的竞争目的。这种散布谣言的行为,同样会对企业的商
誉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五、商誉诋毁的危害
商誉诋毁对企业的危害非常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企业形象,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诋毁商誉会导致消费者信任度和购买欲望下降,从而影响企业
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商誉对企业品牌
的重要滴影响。
2.损害企业声誉,影响业务拓展
商誉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商誉诋毁不仅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商
业利益,还会影响企业与客户、供应商或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