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ocx
-1-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椒杂交制种的种田选择、亲本要求、隔离、父母本种植、授粉技术、种子收获以及种子检验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辣椒杂交种子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7414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7415农作物种子贮藏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3亲本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中亲本良种以上的规定。
4制种田选择
选择排水良好,肥沃深厚的土地,不宜栽种在低洼积水的土地上。pH值在6.5~7.0为宜。忌重茬,应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换茬,并且无检疫病害。制种田与其它辣椒品种隔离500m以上。
5亲本种植
依据育苗设施,播期可从12月至翌年2月中旬,可采用温棚穴盘育苗,或阳畦育苗,或小拱棚育苗。一般父本比母本提前5~7d播种。
5.1父本种植
父本种植在大棚内,密度可与一般辣椒栽培相同。为增加父本单株花数,可不整枝。5.2母本种植
母本种植在大棚内,为了制种操作方便,可采取大垄双行栽培方式,畦宽1.0m,行距0.4m。株距根据不同品种类型而异,一般辣椒亩株数3000株左右。
5.3父母本比例
根据父本花粉量和母本坐果特性,按1:3~5的比例确定父本和母本的定植数量。父母本应分别连片种植,以免取花粉时混淆。
5.4其他管理
杂交种子的生产,与一般辣椒的栽培管理基本相同。生产中要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培育壮苗,最好根据土壤状况,采用配方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为种株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5.5人工授粉
5.5.1授粉工具
授粉前准备授粉管、花粉容器、镊子、花粉干燥器、标记红漆或标记铁环、70%酒精。有条件可准备冰箱。
5.5.2授粉时期
4月底至5月底人工授粉,辣椒的授粉期30d左右。
-2-
5.5.3检查父本
采集花粉前应对父本进行检查,彻底拔除父本田内杂株,疑似杂株也必须拔除。5.5.4花粉采集
授粉前一天的6:00~8:00、17:00~19:00,从父本植株上采摘花药尚未裂开的、无病虫的大花蕾,取出花药,放入装有生石灰的密封干器皿内干燥;室温23℃以上时,也可直接将花药放在白纸上自然干燥。然后轻轻压碎花药,用花粉筛将花粉筛出,装入授粉管备用。花粉取出后可立即授粉,也可放低温干燥处保存。一般保存不可超过3d。
5.5.5母本植株调整
授粉前,彻底清除杂株、已开放花朵及果实。母本门椒往往发育不良,可早期摘除,利用对椒以上花蕾制种。
5.5.6去雄
辣椒选开花前一天花粉未散的最大花蕾去雄,去雄时可连同花冠一起去掉。每去完一朵花的雄蕊后,用70%的酒精对镊子和人手消毒。
5.5.7授粉
每天于7:00~10:00授粉。去雄当日在柱头上充分涂抹花粉进行授粉。授粉时将标记铁环拴在花柄上而不要拴在茎上或在其果柄上涂漆作标记。必须上午授粉,有条件可重复授粉,受粉后下雨必须重复授粉。一般以每株授粉30-50朵花,结果20个左右为宜。授粉期间,及时摘除未去雄并已开放的花朵。
5.5.8授粉后植株管理
授粉结束后及时清除未授粉的花蕾、花朵、果实,并摘除多余腋芽。
6采种
6.1采收时期
果实充分成熟后及时采收。
6.2清除母本田杂株
采收前,根据果实形状和颜色做最后一次母本田的去杂工作。
6.3种果采收
注意采收有标记的果实,无标记或标记不清的果实应摘下踏破,落地果不收。
6.4种子干燥
辣椒种子可不用水洗,可剖开果实,取出种子后立即摊放在凉席上晾干,厚度以0.5cm为宜。种子干燥时注意避免日光暴晒,不要把种子放在水泥晒场或铁器上,以免晒坏种子。同一品种单独干燥,以免混杂。
6.5种子保存
待种子含水量不高于7%时即可装袋,放置低温干燥处保存。严防保存过程中发生机械混杂和虫鼠害,入库种子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种子质量。
7种子检验
种子检验按GB3543(所有部分)的规定对种子进行扦样、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水分测定等一系列操作。质量分级标准按GB16715.3的规定执行。
8包装、贮存、标志
按GB/T7414和GB/T7415的规定执行。
9建立制种技术档案
详细记录制种地环境条件、制种时间、制种人员、种子收获,以及种子检验、包装、运输、贮存等制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