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710_T 144-2021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10约3.2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2B05

DB3710

威海市地方标准

DB3710/T144—2021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utumnpotatoescultivation

2021-11-29发布2021-12-29实施

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710/T14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威海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威海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连成、丁建国、叶巍、鲁文娟、包永佶、田孝威、姜颖霖、胡静、孙洪助、于海宁、陈洪江、陈浪波。

DB3710/T144—2021

1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的地块选择、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收获。

本文件适用于秋马铃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8133马铃薯种薯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脱毒种薯virus-freeseedpotato

指马铃薯种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措施清除薯块体内的病毒后,获得的无病毒或极少有病毒侵染的种薯。

3.2

秋马铃薯autumnpotato

指8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上、中旬收获的马铃薯。

4地块选择

地块应选择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前茬作物以冬小麦为佳,不可选择前茬种植茄果类作物的地块。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5生产技术

5.1品种选择

2

DB3710/T144—2021

种薯应选用脱毒、抗逆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脱毒种薯质量应符合GB18133的要求。

5.2种薯处理

5.2.1种薯挑选

种薯应选用本年度6月初之前收获的色泽鲜艳、光滑、整齐、无病虫害、单个重20g~70g的脱毒整薯作种薯。

5.2.2浸种、拌种

5.2.2.1浸种应在播种前20d进行,用8mg/L~10mg/L赤霉素水溶液浸种10min。

5.2.2.2拌种时应选择适宜的拌种剂按比例搅拌均匀,晾干,备催芽。拌种剂宜采用滑石粉50kg+70%

甲基硫菌灵1kg+5%中生菌素200g,每50kg种薯使用2kg拌种剂。

5.2.3催芽

拌种晾干后应对无芽的种薯进行催芽。催芽时,应在温度20℃~25℃、阴凉通风的条件下进行,

可用草帘覆盖遮阴保湿。芽长1cm左右时在散射光下晾芽2d~3d,使芽变粗绿后备播种。

5.3施肥

每667m2应分别施足3000kg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0kg三元复合肥(氮(N)磷(P2O5)钾(K20)含量为15%、10%、21%左右)、1kg硼砂、1kg硫酸锌。旋耕于土壤中,播种时播种沟施商品有机肥50kg,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5.4播种

5.4.1播种密度

应高垄种植,一垄一行,垄高25cm~30cm,垄距为75cm左右,株距为16cm~18cm,每667m2播种5000株~5500株。

5.4.2播种时间和方法

5.4.2.1在8月中旬进行播种。

5.4.2.2按垄距开5cm浅沟,芽眼顺播种沟方向摆放,不可按压种薯。

5.4.2.3播种后覆土,厚度12cm左右,覆土成垄后种薯位置应高于垄沟底面。

5.4.2.4播种过程中应避免种薯机械损伤。宜选择早、晚气温凉爽时间段播种,降雨时不可播种。

5.5秸秆覆盖

每667m2宜使用400kg左右小麦秸秆覆盖垄面,覆盖厚度4cm左右,覆盖应均匀、整齐。

5.6田间管理

5.6.1引苗

出苗时,对不能顺利穿过秸秆向上生长的幼苗应及时挪动秸秆引苗。

5.6.2水分管理

DB3710/T144—2021

3

5.6.2.1播种至出苗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