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险化学品基础常识和安全管理知识培训.pptx

发布:2025-02-20约4.75千字共10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危险化学品基础常识和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化学品。;是指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根据闪点的不同,将可燃液体分为三大类:

甲类:闪点28℃(汽油)

乙类:28℃≤闪点<60℃(煤油)

丙类:闪点≥60℃(柴油、润滑油)

;在规定条件下,用标准火焰使材料引燃并持续一段时间(5秒以上)所需的最低温度。主要用于衡量可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当可燃性气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作爆炸下限,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作爆炸上限。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时,其爆炸危险性越大。;依据危险特性,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主要指经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装入气瓶中气体,如氮气,氧气,氢气,乙炔气体等。

主要风险:

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如受热、撞击、震动等,容器内的压力会迅速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致使气瓶阀门松动、漏气,导致中毒、爆炸事故的发生。;指闭杯闪点小于60℃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即发生爆炸。

易燃液体不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氧化剂)同库存放。;本类物品具有氧化性,易于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放出氧和热量,进而引起燃烧、爆炸。

典型的助燃剂,能引起其他物质的燃烧,尽量单独存放,尤其不能和易燃物共存。

辨识方法:;部分漆料、胶类属于毒害品。

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某些器官或系统发生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辨识方法:;第二部分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图标;;;;;;;;;;;刺激性物质和有害物质;氧化性物质;;美国防火协会法规中规定用菱形图标来说明每种化学品的危险性程度。;菱形标志分为四个区格,左部蓝色方格表示对人体危害(H),顶部红色方格表示易燃性(F),右部黄色方格表示反应性(R),下部白色方格用符号注明特性:如用带一横线的字母W表示禁止用水灭火;用三个三角形表示放射性;用OXY表示氧化剂。;[人体危害H](左侧蓝色)

4—表示只要很短接触,即使立即给予医疗处理也能致死或造成严重残留伤害的物质;

3—表示只要短期接触,即使立即给予医疗处理也能引起严重的暂时或残留健康危害的物质;

2—在强烈或连续接触时,会引起暂时机能丧失或可能的残留伤害,除非立即给予医疗处理的物质;

1—接触时引起轻微刺激,但只有很小的残留伤害,即使不给予治疗的物质;

0—着火条件下接触,对人体的危害低于普通可燃物质的物质。

;第三部分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预防;危化品三大危害;预防—1.防火灾、爆炸;预防—1.防火灾、爆炸;预防—2.防中毒/职业病;预防—3.防环境污染;预防—3.防环境污染;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简版MSDS;是化学品生产厂家提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包括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样品;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单(简版MSDS);样品;第六部分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与运输;使用危化品前应首先查阅“厂家MSDS”或“简版MSDS”,获取关于危化品的危险性、使用环境要求及个体防护信息,并按要求正确操作。

“简版MSDS”查阅路径:

;使用者应按照“简版MSDS”中的要求,选择正确种类、型号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佩戴。

当呼吸阻力增大或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时,应立即更换滤毒盒,更换时应远离污染区;

防毒面具及滤毒盒应存放在空气清洁、干燥通风、无污染的地方。;;调胶作业人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