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操作规程.doc
乳化液维护管理操作规程:
乳化液日常化验检测项目与频率:
检测项目
检测周期
外观
每天
浓度(%)
每班
电导率(us/cm)
每班
pH
每班
皂化值(mgKOH/g)
每周一次
铁离子(ppm)
每周一次
氯离子含量(ppm)
每周一次
酸值(mgKOH/g)
每周一次
灰分(ppm)
每周一次
附录一:轧制油理化指标
外观: 琥珀色液体
粘度: 40oC 40-50mm2/s
密度: 20oC 0、90-0、93g/ml
酸值: 8、0mgKOH/g
皂化值: 150mgKOH/g
pH值:(3%,蒸馏水溶液) 4、5-6、5
2.轧制乳化液现场控制指标:
浓度:0、8-1、5%(常规使用)
pH值(3%,蒸馏水溶液):4、5-6、5
电导率(25℃):500us/cm
皂化值:150mgKOH/g
铁离子含量:150ppm
氯离子含量:50ppm
酸值:30mgKOH/g
灰分:800ppm
脱盐水:pH7、0电导率20um/cm
以上乳化液检测指标,就是通常控制范围,当发现数据超差,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设法解决。
3.乳化液现场维护与管理:
3、1加油浓度控制:0、8-1、5%
3、2加油量计算:本班加油量=上班轧制产量*0、25至0、3kg(根据轧制规格适当调整添加量)
3、3蒸汽管加热:乳化液箱内乳液温度:50-58oC(蒸汽管始终保持乳化液恒温)
3、4乳化液循环:始终保持乳化液循环流动,轧制时,乳化液打开大循环正常生产。停机时,实现小循环,保持乳化液流动,日常维护乳化液不能出现静止状态,“流水不腐”能够保证乳液循环防止变质腐败。
3、5停机必要时关闭气体搅拌,让杂油浮出乳液表面,然后用撇油器撇除(正常情况保持乳化液循环且气体搅拌常开)。开机时,搅拌常开。
3、6乳化液液位控制:保持乳化液净液箱满液位,防止污油箱内杂油介入净液箱。要及时补充新鲜脱盐水与轧制油,维持乳化液正常浓度,保证轧制过程润滑需求。
3、7加油方式:实行“少量多批”加油方式,将计算好得本班加油量,分批少量加到乳化液中,这样对降低消耗与有效利用乳化液起到重要作用。加油时,必须在实现大循环时,开启气体搅拌,在输出泵前加油为佳,利用泵得搅拌力有效搅拌均匀乳液。
3、8撇除杂油:停机时,关闭空气搅拌,静止乳化液15分钟,让杂油浮出乳化液表面,利用撇油器与磁性过滤器撇除杂油。然后,打开气体搅拌,补水加油,均匀乳液。注意顺序:撇油-加水-加油-循环。
3、9去除铁粉:当乳化液中铁粉含量较高时,需要依靠磁性过滤器与带式过滤器去除,磁性过滤器连续运行可以很快去除乳化液中铁粉。纸带过滤器就是依靠纸得密度来过滤,当发现负压过大时,需要手动走纸。降低乳化液内铁粉与杂质含量。
4.轧制乳化液对轧制过程影响与对策:
4、1过润滑:
征兆:
容易打滑、带钢跑偏、厚度出现偏差、轧机出现振动。
原因:
pH值过低(低于5、8),浓度偏高;杂油污染,诸如:油膜轴承油、液压油、轴承油、润滑脂、乳化液温度过高、乳化液受到铁粉影响、乳化液出现“老化”、缺乏搅拌,局部出现油包水。
4、2欠润滑:
征兆:
摩擦增加、变形区温度明显上升、板型变差、轧制过程中、出现尖叫声、轧制力增加、电机电流随着上升、轧机负荷增加。
原因:
pH值过高(大于6、5),乳化液浓度偏低、撇油器与磁性过滤器频繁启用,导致乳化液浓度降低、较多杂油污染、轧制时,污染物泄漏进入乳化液中。
4、3乳化液出现较大浓度波动?
原因:由于杂油泄漏,乳化液受到污染、轧制产量与加油不平衡、油膜轴承油、液压油、齿轮油、蜗轮、蜗杆润滑油。
纠正方法:
静止乳化液箱,完全撇除杂油、底部排放部分乳化液、补水、平衡产量与轧制油添加量。
4、4杂油过多?
原因:油膜轴承油、液压油、润滑脂、齿轮油泄漏。
结果:
导致脏得带钢、润滑性降低。
纠正方法:
用撇油机带走杂油,消除干扰、补充新鲜水与轧制油,维持原来得浓度。
4、5乳化液中铁含量过高?
原因:磁性过滤器效率差。
过滤无效、较差得乳化液管理、铁粉与沉淀物过多。
结果:导致脏得带钢表面。
纠正方法:
排放乳化液,补水加油,消除干扰、更换磁棒、完全修复磁性过滤器、提高过滤纸精度。
4、6pH值超出允许范围?
原因:
注意配液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