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井下作业应急预案.docx

发布:2025-03-18约2.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总则

1.目的:为有效应对井下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井下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井下挖掘、开采、管道铺设、设备检修等作业。

3.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快速反应,统一指挥,科学救援,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危险性分析

1.井下作业特点:井下空间有限,通风条件差,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积聚风险;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坍塌、冒顶等事故;作业设备繁多,操作不当易引发机械伤害等。

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瓦斯爆炸、中毒窒息、火灾、坍塌、冒顶、透水、机械伤害、触电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总指挥:[姓名]

-副总指挥:[姓名]

-职责: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与协调,下达应急救援指令,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调配应急救援资源,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等。

2.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抢救受伤人员,控制事故扩大。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至医院治疗。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资金等保障。

-治安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事故调查组:负责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四、预防与预警

1.预防措施

-加强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严格执行井下作业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确保作业过程安全。

-定期对井下作业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加强井下通风管理,保证通风良好,及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

-对井下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预警行动

-建立井下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井下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

-设立预警信号,当监测数据超过安全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

-接到预警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准备。

五、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应急响应分为三级:Ⅰ级响应(重大事故)、Ⅱ级响应(较大事故)、Ⅲ级响应(一般事故)。

2.响应程序

-事故发生后,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到达事故现场后,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与协调。

-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后勤保障、治安保卫、事故调查等工作。

3.处置措施

-瓦斯爆炸事故:立即切断电源,组织人员撤离现场,进行通风换气,抢救受伤人员,扑灭火灾,防止二次爆炸。

-中毒窒息事故:立即将中毒窒息人员转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同时查明中毒原因,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火灾事故: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消防水等进行灭火,组织人员撤离现场,防止火势蔓延。

-坍塌、冒顶事故: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对坍塌、冒顶区域进行支护,抢救被埋压人员。

-透水事故: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切断电源,设置排水设备,降低水位,抢救被淹人员。

-机械伤害事故:立即停止机械设备运行,对受伤人员进行止血、包扎等急救措施,送往医院治疗。

-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绝缘工具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对触电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送往医院治疗。

六、应急结束

1.应急结束条件: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隐患消除,受伤人员得到妥善救治,无继发事故风险。

2.应急结束程序: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下达应急结束指令,宣布应急结束。

七、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对遇难者进行妥善安葬,对受伤人员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对受灾员工进行慰问和救助。

2.保险理赔: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办理保险理赔事宜。

3.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经过、损失等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4.总结评估: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八、应急保障

1.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应急救援通信联络机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