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柴桥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_59819.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共每题分,分)1.为了降低燃煤产生SO2的排放量,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措施之一是推广使用低硫煤,并采用向煤中加石灰的方法,减少SO2的排放。此法称为“钙基固硫”。这种煤燃烧后,大部分硫元素最终存在形式为( )
A.CaSO4 B.CaSO3C.CaS D.SO3
2.下列溶液中,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石灰水 ② ③KMnO4溶液 ④溴水 ⑤酸化的Ba(NO3)2溶液 ⑥品红溶液
A.①②③⑤ B.①⑤ C.① D.①③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氨水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说明氨溶解于水显碱性
4.把SO2通入NaOH溶液中,当SO2和NaOH完全反应时,其比为∶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SO2有剩余B.溶液还可以吸收SO2
C.溶液中除OH-外,只存在一种阴离子D.溶液中NaHSO3与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A.BaSO3和BaSO4 B.BaS C.BaSO3 D. BaSO4
6.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pH=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反应中共消耗Zn 97.5 g
C.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0.25mol B.1 mol C.0.5mol D.2mol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十SO42-== BaSO4↓+H2O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3- + OH- == CO32- + H2O
C.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 + 3NH3·H2O== Al(OH)3↓+ 3NH4+
D.常温下,将铜片加入稀硝酸中:Cu + 2H+ == Cu2+ + 2H2↑
.
A.装置甲:收集NO2气体 B.装置乙:验证SO2气体是否具有漂白性
C.装置丙:验证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D.装置丁:用于吸收尾气NH3
11.12.将11.2 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X。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21.4 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A.0.3 mol NO2 B.0.2 mol NO2
C.0.1 mol NO、0.3 mol NO2 D.0.6 mol NO
.元素R最高价含氧酸分子式为HnRO2n -2 ,则在R的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n-12 B. 3n-6 C.3n-4 D. 2n-4
14、已知1到18号部分元素的离子aW 3+、bX +、cY 2-、dZ -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YHZ D.?原子半径:XW
15.A.B.C.D..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同一主族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3XO4<H3YO4<H3ZO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H3<YH3<ZH3
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X>Y>Z D.电子层数:Y>X>Z
.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短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