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T 3082-2019 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docx

发布:2025-03-11约2.3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B52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3082—2019

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Technicaloperatingregulationsforecoaquacultureinlargeareafreshwaters

2019-12-25发布2020-02-01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I

DB22/T308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莉芳、杨敬爽、何景义、刘洪健、邹瑞兴、夏长革、倪慧珠、王桂芹、王洪鹤。

1

DB22/T3082—2019

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水面生态养殖的环境条件、鱼种放养、日常管理、捕捞及记录与档案。本标准适用于湖泊、水库等大水面鱼类生态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1075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水面largeareafreshwaters

总蓄水量在100万m3以上的湖泊和水库。3.2

生态养殖eco-breeding

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3.3

负载量carryingcapacity

单位面积和体积水域环境内所能容纳的正常生活的水生生物的最高密度。4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5361的规定。

5鱼种放养

5.1品种

5.1.1主养鱼类

2

DB22/T3082—2019

鲢和鳙。

5.1.2搭配鱼类

草鱼、鳊、团头鲂、鲤、鲫、青鱼、黄颡鱼、鲶、鳜、大银鱼等。5.2规格

依种类不同确定,见表1。

表1大水面生态养殖鱼种放养规格

鱼种种类

规格/cm

鱼种种类

规格/cm

3.0~30.0

3.0~30.0

青鱼

15.0~25.0

草鱼

10.0~25.0

3.0~25.0

3.0~10.0

团头鲂

3.0~20.0

3.0~20.0

黄颡鱼

3.0~15.0

8.0~10.0

大银鱼

受精卵

3.0~5.0

5.3来源

具有省级以上苗种生产资质的生产单位。5.4质量

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检验检疫合格。5.5运输

采用活鱼车或塑料袋充氧运输。应按照SC/T1075的规定执行。

5.6放养

5.6.1时间

夏花5月下旬~7月上旬,水温稳定在18℃~28℃为宜;春片4月下旬~5月上旬,秋片9月中旬~10月中旬,水温稳定在12℃~18℃为宜。

5.6.2天气

选择无风晴天为宜。5.6.3地点

选择背风向阳的上风口岸,水深1.0m以上为宜。5.6.4消毒

3%~5%的食盐溶液,浸浴3分钟~5分钟。其它药物应按照NY5071的规定执行。

5.6.5比例及密度

5.6.5.1应按照养殖水域估算的鱼产力、鱼种的规格、成活率及养殖期间的计划平均增重确定。

3

DB22/T3082—2019

5.6.5.2夏花每亩放养300尾~700尾;春片或秋片每亩放养30尾~200尾。鲢、鳙占总放养量的60%~90%,其它鱼类占40%~10%。鲶、鳜等凶猛性鱼类的放养量根据水体中饵料资源确定。

5.6.5.3每年的投放量依据上一年度起捕鱼的规格和渔获量进行适度调整。5.6.6温差

放养水域水温与运输箱内水温温差不超过±3℃。5.6.7放养方法

采用人工或滑道等方式放养。

6日常管理

6.1水质管理

6.1.1做好溶解氧、pH、氨氮等理化指标的监测,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6.1.2做好水体生物饵料量的监测。

6.2监控鱼类生长

定期测定鱼类的生长情况,通过轮捕轮放等措施,调节大水面鱼类的密度、负载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