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使用指南之10个隐藏技巧.pdf
DeepSeek使⽤指南之10个隐藏技巧
虽然许多人都已经开始尝试在使用DeepSeek,但也有很多人吐槽说很垃
圾,并没想象中那么牛。
其实问题根本不在工具,很多人的使用姿势就搞错了,用大炮打蚊子,白
白浪费DeepSeek的强大功能。
接下来,会介绍10个使用技巧教会大家如何与DeepSeek高质量对话,以
及一些隐藏技巧。
学习完之后,你就会发现DeepSeek远比你想象中的强大。
一、选对模式,事半功倍
DeepSeek提供基础模型(V3)、深度思考(R1)和联网搜索三种模式,针
对不同场景灵活选择:
1.1、基础模型(V3)
•定位:快速响应的百科助手
•特点:
•默认模式,无需勾选功能
•支持日常问答、文本生成等基础任务(如“解释量子力学”)
•响应速度极快(平均1秒内)
•适用场景:日常问答首选,响应快,适合百科查询、简单任务
1.2、深度思考(R1)
•定位:逻辑推理专家
•特点:
•专攻复杂问题(数学证明、代码调试、学术分析)
•支持思维链展示,推理过程全透明
•响应较慢(复杂问题需2-3分钟)
•适用场景:专攻复杂推理,如数学题、代码调试(如“用Python实现快
速排序”)
1.3、联网搜索
•定位:实时信息捕手
•特点:
•基于RAG技术整合网络最新数据(知识库更新至2024年7月)
•支持查询动态事件(如“2025春晚《秧bot》技术解析”)
•使用技巧:
•避免与R1模式同时启用,以防逻辑冲突
二、性能对标:与主流模型的横向对比
2.1、V3对标GPT-4o
DeepSeek的V3模型堪比GPT-4o,二者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非常相似。
V3采用了Moe架构,拥有671B的参数量,能够在百科知识领域提供快速响
应。
2.2、R1对标o1
R1是DeepSeek的深度推理模型,和OpenAI的o1模型非常类似。
二者都在处理推理、深度思考以及复杂逻辑问题时,展现出了非凡的能
力。
R1采用了660B的参数,并且在强化学习和后训练方面表现出色。
R1更擅长逻辑推理和复杂问题的解答,在这一点上,R1已经超越了o1模
型。
关于4o与o1的区别,下面有一张表,大家看完就知道该如何选用V3和
R1模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