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pdf
双氧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第1页
双氧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双氧水的性质、危险性
性质:双氧水属第5.1类氧化剂,又名过氧化氢,分子式为HO,分子量34.02,
22
熔点-0.4℃,沸点为150.2℃,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46。双氧水系无色透明液体,
有微弱的特殊气味。溶于水、乙醇、乙醚,不溶于苯、石油醚,是爆炸性强的氧
化剂。
危险性:燃爆危险。本品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和氧气而
引起着火爆炸。具有助燃性。在限制空间中加热有爆炸危险。过氧化氢在PH值
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
0
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C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
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
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
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
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
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
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汽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一次大量吸入可引起
肺炎或肺水肿。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
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
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环境危害:无资料。
二、双氧水的装卸操作规程
(1)在装卸前,由生产组织部门根据“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内的危
险品进行初步分类,根据其种类、性质在开班前落实装卸安全措施、急救方案,
注意事项等方可下达作业指令。
(2)每班开班前会时,船舶装卸指导员(船舶作业)或理货员(后场作业)
必须对本班工人(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宣读本班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急救
方案。
(3)操作人员必须穿防毒工作服,戴口罩、防护眼镜、氯丁橡胶手套等劳
保用品,班前会时由船舶装卸指导员或理货员检查工人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有
违反规定的不准参与作业。
(4)管道输送双氧水,装卸作业前调度值班员必须检查管道、管道封口、
包装封口等有无渗漏,严禁破漏状态下作业。
(5)桶装双氧水,搬运时应轻装轻放,防止撞击,装卸工具不得沾有还原
剂、活性金属粉末,堆装操作应按箭头朝上的标志,桶口、瓶口朝上,堆码要整
齐牢固,靠紧,不得装在其它货物上面;
双氧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第1页
双氧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第2页
(6)装货前舱(库)内应打扫干净,不得留有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
(7)装卸双氧水现场应备有干砂、干土、清水等以应急救,包括运输车辆
都要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8)远离易燃和可燃物。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如木材、纸张、油品)
等混装混运。严禁火种接近现场。
(9)现场指导员、安全管理员在作业中应当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作业人员
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10)由装卸指导员监督指挥安全装卸,必要时通知安全部协助监督。
(11)装卸船作业时,要挂好足够大的安全网(布),严格控制防止危险品
掉进水中污染水源。
(12)装卸运输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