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分级管理.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一)、住院医师;(二)、主治医师;(三)、副主任医师:;(四)、主任医师;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开展四级手术或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四级手术,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八)科主任:可主持与其职称对应的高一级手术等级,但事先要报医务科备案。
(九)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资格准入手术是指按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专项手术资格认证或授权的手术。由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可的专业学术机构向医院以及手术医师颁发专项手术资格准入证书或授权证明)。
(十)任何级别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均不可超出所受聘医院的手术权限。 ;四、手术审批权限;(一)、常规手术审批;(二)高度风险手术审批;(三)、急诊手术审批;(四)、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审批;(五)、特殊手术;以上手术,须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报医务科审核,由业务院长或院长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六)、外出会诊手术;(七)、外籍医师;六、行政管理;2、在急诊手术、探查性手术或非预期的中转手术中,如必须施行超医院手术权限的手术,在不影响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邀请上级医院会诊并电话报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术毕一周内补办书面手续。
;3、科研项??手术必须征得患者或直系家属同意。
4、超权限手术的审批程序:由科室提出申请,经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同意后,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申请批准时需提供以下材料:①医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学历、职称、资格准入证明、技术开展情况,设备、基础设施条件及日常技术质量考核情况;②近二年本科室医疗事故争议、重大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发生情况统计;③开展新手术的可行性论证报告;④人员进修学习情况,是否有上级指导医师;⑤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5、没有遵照本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擅自越级手术,造成不良后果的由手术当事人全部承担,并停手术三个月,扣科室质控分10分;没有造成不良后果的,发现一起,予以停手术1个月,扣科室质控分5分。
6、对连续两年发生一起以上医疗事故的人员降低一级手术权限,同时按照我院《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等相应规定处理。
;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权限,是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病人利益的有力措施,各级医师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各级医院手术范围;1三级医院:三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地区的区域提供以高水平专科医疗服务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并承担相应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区域性医疗机构;是省或全国的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技术中心,是国家高层次的医疗机构,可完成甲乙丙丁各类手术,但应侧重甲乙类手术,应注意质量水平的提高,并重视围手术期的准备和处理。;2二级医院: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提供以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疗机构,完成乙丙丁各类手术,侧重乙丙类手术,应注意质量水平的提高,并重视围手术期的准备和处理。二级甲等医院有条件的可开展部分甲类手术。;3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是向一个社区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完成丁类手术,并应注意其质量水平的提高;一级甲等医院经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可开展部分丙类手术。;4一级医院(卫生院)以下的外科、专科医疗机构的手术范围,由各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专科医院手术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正,但需报请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各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移植中心;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瓣膜替换术
法四根治术
食管中、上段癌切除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