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卡控要点-观摩稿-加入流程图-展板-最终版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NUMPAGES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流程图
地表调查
地表调查
(设计院实施)
地质素描
(设计院实施)
)
超前水平钻孔
(施工单位钻孔)
拱部超前探孔
(施工单位探孔)
设计院对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设计院超前地质预报设计
设计院编制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
施工单位提出变更
业主组织四方调查
施工单位提出变更
业主组织四方变更
是
与设计是否相符
设计单位分析
设计单位提交报告
地质等级是否变化
下循环实施
地质预报归类、存档
编制地质预报竣工总报告
否
否
是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要点
序号
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1
预报
分级
设计院根据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对超前地质预报等级进行分级。
2
预报
设计
设计院依据超前地质预报等级设计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频次等,编制超前地质预报大纲。
3
地质
调绘
设计单位根据隧道开挖进尺情况,每半个月对隧道顶部地表情况进行观察,确定隧道开挖对地表的影响情况。
4
地质
素描
= 1 \* GB3 ①随隧道开挖及时进行,对地层岩性变化点、构造发育部位等复杂、重点地段每开挖循环进行一次,其他一般地段不应超过5m进行一次。 = 2 \* GB3 ②对隧道拱顶、左右边墙进行的地质素描,直观反映隧道周边地层岩性及不良地质体的发育规模、在空间上对隧道的影响程度。
5
超前
水平
钻探
= 1 \* GB3 ①TAIYE400型钻机,φ91mm钻孔,钻机就位后,必须加固牢靠,高压风管引接至钻机,并保证进风畅通。
= 2 \* GB3 ②钻进过程中密切注视钻进压力,详细记录钻进速度及出水情况。 = 3 \* GB3 ③钻进后每1.5米取出芯样并做好记录,所取芯样按顺序放置于芯样盒,并拍照存档,每次探测深度30m。
= 4 \* GB3 ④一般地段每循环钻孔3个,位于拱部中线及边墙两侧,特殊地质情况可适当增加孔数,搭接长度不小于5米。
6
拱部
超前
探孔
采用人工于隧道拱顶挖孔,深度3~5m,确定拱部砂层情况。
7
反馈
机制
= 1 \* GB3 ①地质预报成果应及时反馈至施工、业主、监理单位。
= 2 \* GB3 ②预报结果如与设计相符,则按照设计参数正常施工。
= 3 \* GB3 ③预报结果如与设计不符,施工单位提出初步变更方案,并及时报告监理、设计、建设单位,确定变更方案。
监控量测实施流程图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
监测测试员数据采集
监测组长数据核对上传平台
量测数据下载分析
参考量测值指导施工
红色预警
隧道正常施工
测点埋设
量测数据反馈
项目经理、总工现场
分析原因制定处理措施
暂停掌子面掘进
严格执行处理措施
预警消除
黄色预警
工区、安全负责人现场
分析原因制定处理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
严格执行处理措施
预警消除
监控量测作业要点
序号
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1
测点
埋设
①测点应在初支支护后立即埋设,初始读数应在测点埋设12h内读取。
②测点打入岩面不小于20cm,外露长度不大于10cm,外露钢板贴反射片,每个断面在一侧悬挂1个标示牌,显示量测信息,测点上严禁悬挂物品。
= 3 \* GB3 ③测点应加强保护,如果测点被破坏,应在被破坏测点附近补埋,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测点出现松动,则应及时加固,重新读取初始读数。
2
数据
采集
= 1 \* GB3 ①每次量测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开挖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
= 2 \* GB3 ②监控量测数据采集后结合上次数据核对无误后上传信息化平台。
3
数据
分析
= 1 \* GB3 ①实时分析:每天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化数据及时进行实时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并对施工提出指导性意见。
②阶段分析:各工区监测人员严格做好监控量测数据阶段分析,每周、每月针对隧道实际施工情况及时制定阶段性分析报告。
4
量测
反馈
= 1 \* GB3 ①量测结果以书面日报形式及时反馈至工区经理、安全负责人、现场监理工程师、工区技术负责人,便于施工管理人员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工序工法,及时调整预留沉降量。
= 2 \* GB3 ②监控量测实测数据上传信息平台1h内,监控量测数据同步显示在LED显示屏。
5
预警
处理
= 1 \* GB3 ①出现黄色预警,测量队长及时上报项目总工和安全总监核查预警原因制定处理措施。
= 2 \* GB3 ②出现红色预警,应立即暂停掌子面施工并封闭掌子面,测量队长第一时间上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及安全总监同时报送监理、建设单位,核查预警原因制定处理措施。
施工准备处理地表清理
施工准备
处理
地表清理
洞口截排水系统施工
按设计进行地表加固
分层开挖
边仰坡面喷锚支护
支护质量检查
超前预支护
安装进洞拱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