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书》.docx

发布:2020-02-23约1.8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书》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为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福建、江 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 (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决定加强合作,积极推动 泛珠三角区域全面合作与发展,为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 争力服务。现经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协商一致, 制订本协议。   第一条合作宗旨   按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宗旨,充 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交流与合 作,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水平,打破 地区保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产业及技术转移,增 进地区间投资增长,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条 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各方自愿合作,参与本协议全部或 部分合作项目。   (二)开放公平。各方在合作框架中享有发展的平等 地位和权利,坚持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打破地区封锁, 促进区域开放。   (三)互动互补。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优势集成与互补。   (四)依法行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依法行政原则, 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第三条合作要求   (一)各方应主动创造合作条件,落实合作措施,拓 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   (二)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优势互补,协商解决相互 关联的重大知识产权问题。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 界力量,共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提升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 平。   第四条合作内容   (一)政策研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人才优势,加 强调研及学术交流与合作,实时研究政府知识产权工作面 临的共性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战略性问题,探索有效 的解决渠道和措施,提高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二)宣传与培训。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加 强培训课程和教材等方面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培养满足区 域发展要求的知识产权人才,提高区域知识产权意识。   (三)中介与信息服务。消除地区障碍,加强规范和 管理,统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准入标准和从业纪 律,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及服务质量;加强中介人 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中介市场规范和繁荣发展;开展知识 产权信息公众服务领域的合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势 互补,切实提高信息服务和公众信息利用水平。   (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定期交流与考 察学习机制,及时交流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成功经验, 提高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区 域技术创新水平。   (五)知识产权保护。九省(区)间打破地方保护, 加强区域内知识产权执法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统一、 有效、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秩序,整体提高区域知识产权 保护水平。   (六)专利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建立区域专利技术转 移促进机制,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及区域间的合作与转移, 充分发展各方的产业优势,促进产业优势互补,构建区域 产业发展链条,提高泛珠三角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 力。   第五条合作机制   为保证有效开展合作,各方同意建立以下合作机制。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会议成员由协议各方省 (区)级知识产权协调机构及相关专利、商标、版权管理 部门负责人组成。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研究决定合作重大 事宜,必要时可召开临时联席会议。会议由协议各方轮流 召集和主持,每届会议确定下届会议的主办方、时间和地 点。会议设会议主席,由当年主持会议的省(区)知识产 权负责人担任。   (二)建立联络员制度。各省(区)确定一名联络员, 负责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联络员应加强跟踪、落实和 情况反馈,畅通各成员单位信息交流渠道,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各项合作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建立专题工作小组制度。根据每年联席会议确 定的合作项目,成立相应的专题工作小组,开展具体的专 项合作工作。专题工作小组成员由协议各方指定,对具体 合作项目及相关事宜制订合作计划,提出工作措施,落实 合作事项,并定期向联席会议报告合作项目落实情况。   第六条联席会议视合作情况,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 意,可对本协议进行修订。   第七条本协议一式九份,签署各方各执一份,二〇〇 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广州签署,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第八条各成员方代表签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