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届山西省长治二中、晋城一中、康杰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21约7.32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届山西省长治二中、晋城一中、康杰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物理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一变化的匀强磁场与图甲所示的圆形线圈平面垂直。规定磁场方向向里为正方向,从经流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已知中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则磁场的变化规律可能与下图中一致的是()

A. B.

C. D.

2、一杯水含有大量的水分子,若杯中水的温度升高,则()

A.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只有个别水分子动能增大

C.所有水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每个水分子的动能改变量均相同

3、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彼此绝缘的通电直导线,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为图中箭头方向,在三根导线所在平面内有a、b、c、d四个点,四个点距相邻导线的距离都相等,则四个点中合磁感应强度最大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如图所示为五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a、b、c、d是电场中的四个点,曲线cd是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带电粒子带正电

B.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C.带电粒子在c点的动能小于在d点的动能

D.带电粒子在c点的加速度小于在d点的加速度

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内,固定有光滑轨道,其中半圆轨道与直轨道相切于点,物体受到与平行的水平拉力,从静止开始运动,拉力的大小满足如图乙所示(以为坐标原点,拉力从指向为正方向)。若,,半圆轨道的半径,重力加速度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从到做功为

B.物体从到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为0

C.物体能够到达点,且速度大小为

D.物体能够到达点,且速度大小为

6、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N=10匝的闭合矩形线圈绕轴匀速转动,转轴O1O2直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为5Ω。从图甲所示位置开始计时,通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线圈转动一圈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B.在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C.所产生的交变电流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

D.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o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地球探测器的发射可简化为以下过程。先开动发动机使探测器从地表由静止匀加速上升至高处,该过程的平均加速度约为。再开动几次发动机改变探测器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实现变轨,最后该探测器在高度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地球半径约为,万有引力常量为。探测器上升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不变,约为。则关于探测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上升过程的末速度约为

B.直线上升过程发动机的推力约为

C.直线上升过程机械能守恒

D.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约为

8、如图所示,一根水平横杆上套有A、B两个轻环,拴柱水杯的等长细绳系在两环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增大两环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对A环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杆对A环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C.杆对B环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D.细绳对B环的拉力逐渐增大

9、4月20日深夜,“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导航卫星在2019年的首次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年继续高密度全球组网。若某颗卫星入轨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运动周期为。已知地球半径为,引力常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B.地球的质量

C.地球的平均密度 D.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

10、下面是有关地球和月球的一些信息:(1)月球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2)月球密度约为地球密度的;(3)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和月球均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且忽略自转,根据以上信息可得()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D.月球绕地球运行的速率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某同学要测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