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选择题训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1(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2010?福州)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2.(2010?青岛)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3.(2009?河南)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东汉-→三国 B.西汉-→东汉 C.秦-→西汉 D.三国-→西晋
4.(2009?天津)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钱币是
A B C D
5.(2010?青岛)“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 D.以法治国
6、(2010?丽水)从“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搞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_____实行的统治措施。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7、(2009?安徽)安徽萧县、怀远有葡萄、石榴和核桃等特产。这些物种最先由西域传入中原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8、(2009?安徽)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
B.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C. “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 “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9、(2010?湘潭)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10、(2010湘潭)“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1、(2009?揭阳)清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东厂 C.设立锦衣卫 D.增设军机处
12、(2010?青岛)清朝的乾隆皇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并将自己一生的主要政绩概括为“十全武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哪项应包括在其“十全武功”之内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驱逐荷兰殖民者出台湾
C.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D.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二)非选择题
13、(2011?预测)
阅读下列材料:
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长期以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秦国、西汉、唐初、元初都很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减轻农民负担。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法令中,对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规定可免去什么负担?
(2)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恢复民力,安定社会,对农民采取了什么政策?
(3)唐朝初年,合并州县,以便节省开支,减轻人民负担的是哪位皇帝?
(4)元世祖时曾经采取了怎样的重农政策?
(5)结合历史,谈谈你对古代政府重视农业的认识。
14、(2010?湘潭)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据此回答:
(1)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的标志性成就,请写出四大发明的名称。
(2)试从政治制度、文化政策和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3)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做才能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
专题训练2(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2010?荷泽)“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C.明朝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D.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2.(2010?娄底)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3.(2010?连云港)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4.(2010?青岛)“年少从军不为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