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缺陷整改方案 (500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混凝土缺陷整改方案 (500字)
工程名称:阳光名邸住宅小区
建设单位:哈尔滨阳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黑龙江信恒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1年11月20日
一、编制说明 ................................................................................................... 3
二、柱墙节点混凝土涨模的部位及原因分析................................................... 3
三、防止措施 ................................................................................................... 4
四、涨模处理措施 ............................................................................................ 5
五、质量保证措施 ............................................................................................ 6
黑龙江信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编制说明
经检查发现地下车库局部涨模现象,特别是负二层3-A轴+1500mm交3-6轴、3-8轴、3-13轴处转角墙柱存在涨模,为保证日后工程的施工质量,杜绝涨模现象再次发生,保证结构的观感效果,特编制此方案。
二、柱墙节点混凝土涨模的部位及原因分析
2.1 柱 、 墙的模板下口极易发生涨模。其主要原因: 一是在浇筑混凝土时 ,
混凝土本身对模板下口的侧向压力较大;二是现在浇筑用混凝土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流动性都比较大,而一次浇筑砼量又较多较快, 造成对模板下口侧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是有时振捣人员不能按操作规程振捣, 这样就极易造成模板下口发生涨模现象。
2.2 柱、 墙的二次接槎和模板拼缝处极易发生涨模。其主 要原因为: 在二
次接槎处下一层浇筑混凝土时残浆没清理干净, 致使模板不能与下一层混凝土面拼严。另外, 接槎转角处模板不易加固、 模板拼缝处上下或左右模板在制作或安装时模板较难加固也是易发生涨模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墙的洞口处极易发生涨模。主要原因是此处模板不易加固。
2.4梁的跨中由于不按要求起拱也会发生下沉现象。
2.5 梁的两侧边中部,特别是周边梁的外侧中部极易发生涨模。其主要原因是: 梁的上部有板,在加固梁时上部没法拉 紧,中部需要靠撑杆顶撑,而由于在周边梁的外侧只能顶撑在外架上,所以对模板的加固有很大的影响, 造成模板加固不牢,致使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涨模现象。
2.6 梁、柱节点处及墙、柱节点处极易发生涨模。其主要原因是:在节点处极易出现缝,而在节点处模板的加固质量难以控制,不是模板不到边,就是模板相互吃进。另外,在加固时模板背棱或顶杆有时也顶不到位。
2.7木工班组在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质量交底及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班组技术工人配备不多。
三、防止措施
3.1模板设计及荷载组合:现在多采用木模系统,由于其技术指标是在材质干燥的情况下测定的,而经水浸泡后 其强度等都会有所降低。因此在计算其加固用钢管及对拉螺栓的间距时要比正常的计算减少 1 5~2 0 %。在考虑混凝土的侧向压力时除按规范计算外, 还应考虑浇筑混凝土时的方法及可能发生的意外 。
3.2对拉螺栓的设置: 对拉螺栓的布置除按计算进行外,还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在柱、梁的对拉螺栓从根部向上 一米范围内的对拉螺栓帽用双帽, 以加大保险系数。为了有效地控制墙、柱模板下口加固质量,防止混凝土涨模,在浇筑下一层混 凝土时,在距柱、 墙模板上口2 5 0 mm~ 3 0 0 mm处应预埋钢筋作支脚,以固定上一层模板下口的对拉螺栓。
3.3 二次接槎的地方,在支上一层模板前将墙、柱下口的残浆、 浮浆清理干净;在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时,在其模板上口内侧周边 固定2 0 mm宽 2 0 mm厚的木条, 使浇筑后的混凝土上口形成凸型在支设上一层模板时下口就能与混凝土面紧密接触,加上有钢筋支脚当对拉螺栓, 这就保证了下口模板不发 生涨模现象。
3.4在模板拼缝处,基本保证混凝土不发生涨模,确保了混凝土质量。在节点处模板不易加固,而往往在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