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地坪技术施工工艺.doc
耐磨地坪技术施工方案
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工程面积:
工艺要求:耐磨地坪材料施工
使用要求:要求施工成型后的耐磨地坪具有防尘、耐磨、耐压、抗冲击、承重载等特点
基本要求:待施工地面为土建方提供的强度、平整度能够满足工业硬化地面的施工标准要求的厂房新做钢筋混凝土地面,强度≥20Mpa,平整度≤5mm/2M,具体要求如下:
1、强度达到C25以上的商品混凝土;
2、水灰比不高于0.5;
3、混凝土骨料最大直径30mm(细石混凝土最大直径为10mm);
4、现场搅拌之混凝土落度应控制在75-100mm,泵送混凝土应控制在125-185mm;
5、要求做混凝土表面粉光的地台,一次性浇筑至设计标高;
6、如做混凝土找平层,厚度应在3-5cm以上;
7、按常规混凝土浇注方式进行施工,平整度2米尺度≤5mm;
8、混凝土层下制作防潮层,防水涂料屋或铺设防潮塑料薄膜;
9、结合表屋颜色要求,分区域浇筑混凝土。
技术方案
根据厂房设计及产品使用性能特点,本项目使用耐磨地坪材料的施工技术方案,供贵方参考。
表观颜色:本色/绿色
材料用量:4-5kg
厚度:3-5mm
产品特点
高力学性能,极好的耐磨性,使在板表面坚硬耐磨,耐磨度为普通混凝土的285%,莫氏硬度大于8;整体养护从而形成均匀的混凝土地板,具有优良的耐冲击和耐点荷载能力,表面强度大于70Mpa;施工工期短,无污染,是目前替代水磨石地面的最佳材料;从施工、维护和使用寿命看经济实用。
适用范围
工业厂房需要耐磨、耐用冲击的地面和需要承受较大负荷或较频繁的作业区域。要求洁净的生产区域。适用于公共设施和商业用地,如购物中心、宾馆、学校、影剧院、医院、停车场、人行道、公路、仓库、货物通道、装卸码头、重载机械厂、工厂生产车间、加工车间和机器维修车间等。
技术参数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及单位
试验结果(指标)
非金属骨料
金属骨料
抗压强度
7d(Mpa)
≥65
≥65
28d(Mpa)
≥64.2
≥101.0
抗折强度
(Mpa)
≥11.3
≥12.0
抗拉强度
(Mpa)
≥3.5
≥4.5
莫氏硬度
≥7
≥8
耐磨性
齿轮法(g/cm2)
≤0.03
≤0.015
干缩性
210d
-0.75×10-3
-0.75×10-3
凝固时间
初凝(小时)
2-3
2-3
终凝(小时)
3-4
3-4
注:以上技术参数均为实验室标准环境下制样测试所得,仅供参考
施工步骤
(一)、材料人员进场
1、原材料根据配方比在工厂内经过机械加工为成品,按规格包装出厂。
2、材料到场应在制定区域整齐码放于木排上,根据现场湿度情况采用塑料薄膜苫盖。
3、施工前应根据土建方计划的施工区域及方向将材料依次摆放于待施工区域两侧及周围。
4、按照土建方施工进度按排人员、机械及耗材数量。
5、安排协调现场施工照明灯具、电力连接点及人员住宿场所。
6、已打开包装但未使用的材料必须密封保存。
7、材料储存区域严禁用水份浸湿。
8、按照施工预算面积准备养护剂。
(二)、主要施工工艺
第1步:基面混凝土(土建方施作)
时间:起始
混凝土基面及找平
水泥最少含量:300kg/m3
最大水灰比:0.50
塌落度约为75-100mm
除去泌水
注意边角部位,确保安全夯实
第2步:边角加固
时间:紧接第一步
边角部位加置强构件
沿边袋100-150mm宽,用手撒材料
用抹刀抹平
在预备设置切割的地方,额外施工硬化剂,用钢抹刀抹平表面
第3步:计划覆盖率
将地面划分成一定面积的区域
预备足够的材料供两次分段施工
第4步:第一阶段施工
时间:距起始1-2小时
注意:高温或有风的天气将加快混凝土的固化,减少允许的施工时间
待混凝土固化(轻度行人交通留下约3mm的印迹)
多余的表面泌水需蒸发
均匀散布约总量1/2-2/3的材料与混凝土表面
第5步:抹平
时间:第四步之后2-5分钟
待第一次散布的材料,表面变暗,表示已从基面混凝土已收了足哆的水分
使用木抹或带磨盘的机械抹平机抹平
切机抹光过度
确保所有的边角都完全压实
第6步:第二阶段施工
时间:紧接第五步
沿与第一次垂直的方向均匀散布地面硬化剂
第7步:抹光
时间:第六步之后2-10分钟
待二次施工的表面变暗(比第五步所需的时间稍长)
用钢抹刀或带磨盘的机械抹平机抹平
第8步:收光
时间:第七步之后1-2小时
待混凝土足够坚硬不致被破坏时,用刀口轻度倾斜的电镘抹平,收光
第9步:养护
时间:紧接第八步
用专用养护剂进行养护
保修承诺
本工程保修期为壹年,保修期内如出现非人为使用因素造成的地板本身质量问题,我公司负责免费维修;保修期后,提供终身优质跟踪服务,维修仅收取成本费。
施工组织管理
一、工程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