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杭州市中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oc

发布:2018-01-13约1.42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打造中医药文化名城 建设东方休闲之都 ——杭州市中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杭州作为“天堂硅谷””、“茶叶之都”、“丝绸之府”、“女装之都”、“东方休闲之都”,早已蜚声中外。近年来,杭州更是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战略,这都需要把杭州“中医药”这块历史金字招牌发扬光大,让中医药的疗养成为东方休闲之都的拳头产品,让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成为生活品质之城皇冠上的明珠,让中医药的历史文化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内涵和底蕴。 一、杭州具备加快发展中医中药行业的条件 (一)生存基础扎实。中医中药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中药更加适用的城市贵族现代病和老年病不断增多,病情日趋复杂,人们对于卫生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事实上经济越是发达,人们就越需要多种不同的医疗服务;医疗设备越先进,现代医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越见增多;物理、化学、手术等足以改变人体自然状态的治疗手段越是进步,医学本身造成的疾病也就越是复杂。这些都为中医中药这种注重恢复人体自然状态与功能的医学提供更大的活动舞台。 (二)民间需求旺盛。改革开放三十年,杭州经济社会获得巨大的发展,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更充实了,舍得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投资,健康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已从消极治疗疾病保持健康转变到积极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中医中药强调“以人为本”、“治未病”和“辨证论治”的医疗保健思想,杭州民间对于中医中药存在着广泛的需求。当前杭城“膏方热”持续升温,冬季膏方进补成为杭州人生活的必要内容。 (三)历史地位突出。桐庐县桐君山相传为黄帝时桐君采药之地;晋代葛洪曾在葛岭炼制丹药;南齐出现“武林为医薮,大作推钱塘”的兴旺景象;随着宋室南迁,杭州中医中药学日趋发达,许仙和白娘子西湖悬壶济世的传说大抵产生于此时;“钱塘医派”出现在明清两代,“侣山堂”(城隍山脚粮道山附近)作为主要活动场所。无论从研究的方法,还是从规模、成就和延续时间诸方面衡量,“钱塘医派”成就在中医中药学发展史上均属罕见。 (四)文化积淀深厚。杭州旧巷采用名人命名的占很大比例,其中就有因名中医而得名的小巷:严官巷、嵇接骨桥河下、金郎中巷、张卿子巷和惠民巷。同时,古时药号医所保留至今,例如“大井巷”先后就有“朱养心丹膏店”(明万历)、“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清同治);“清河坊”的“叶种德堂国药号”(清嘉庆);“河坊街”的“方回春堂”(清顺治);“同春坊”的“张同泰”(清嘉庆) 也都与旧巷相辅相衬。 (五)产业优势明显。杭州中医中药行业人才济济,拥有包括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院和杭州市中医院在内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机构。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和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全国中药行业的知名企业。当前中医馆与中药馆已经有十余家,“胡庆余堂”、“广兴堂”、“紫金瑰宝养生馆”等较有影响,其中既有老字号中医馆,也有新开设的。 二、杭州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不足 (1)中医药文化没有很好整合。细数杭州中医药发展现状,不能不说已经有很多成绩:在制药方面,入驻新药港的中药企业众多,有正大青春宝、康莱特、天目山药业等知名企业;在传统中药老字号方面,更有胡庆余堂、叶种德堂、万承志堂、张同泰、方回春堂等国药老字号,其中胡庆余堂更是与“同仁堂”齐名;在中医方面,建有市名中医馆,市区都有中药院,还有上百名老中医;在中医文化方面,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胡庆余堂中国中药博物馆,有钱塘医派代表侣山堂碑。此外,各大老字号药店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中药制作工艺;在中医药养生保健方面,杭州成立了疗休养行业协会,准备将疗休养与中医保健相结合。但这些中医产业、中药文化都如星星点点的贝壳,淹没在杭州喧嚣的都市中,不要说外地人不知道杭州有如此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和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地道的杭州人也很少清楚杭州的中医药现状。究其原因,最主要是这些中医文化、中药产业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处于零敲碎打的局面。为什么提到杭州的丝绸城、杭州的四季青服装城、杭州的电子城所有的人都知道,其主要原因就是规模效应,有集中的场地,有品牌的聚集,有长远的规划。而杭州的中医药发展正是缺少这样的整体规划和整体规模。 (2)传统中药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传统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成果,杭州药业六大家老字号胡庆余堂、叶种德堂、万承志堂、方回春堂、张同泰药店、泰山堂,都是精选道地药材,自己配制丸散膏丹,如小儿化痰丸、回春丸、益母膏、批把叶膏、八珍膏等,饮片品种齐全,讲究质量和信誉,深受群众信赖。而目前杭州中药产品目前尚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产品处方雷同,疗效雷同,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多达十几家。真正的中成药新产品的研发少之又少,大量经典、有效的传统中药处方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开发。 表一 杭州目前在生产的中药产品及种类 目前,科研单位和企业比较重视发展现代植物药,而忽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