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专音响设备课件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一、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1.电磁波; 如图所示。; 2.无线电波; (1)地波; (2)天波; 1.调制; 调幅:使高频载波的幅度被音频调制信号所控制。; 2.无线电广播的发送过程; 当声波通过话筒时,首先被转化为同频率的音频电信号,经音频放大后送往调制器;在制器中,音频信号与高频载波经调制产生调幅或调频信号,再由高频放大器放大后往天线,最后由天线发射载有音频信号的无线电波。; 1.无线电接收机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2)解调器; 2.收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3)选择性; (5)电源消耗;一、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组成与基本工作过程的传播方式; 1.基本组成; 2.工作过程本组成; 1.组成、作用与性能要求; (1)磁性天线; 图为收音机典型的中波段磁性天线输入回路。为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采用磁性天线,如下图所示。; (2)外接天线; 3.典型实例分析; 广播电台发射出的高频已调波,穿过磁棒,使线圈 Ll 感应出与高频已调波相应的电信号。L1、C1 与 C2a 组成输入调谐回路。改变 C2a 可调整调谐回路的固有频率,使其与某一广播电台高频载波的频率相同,即发生谐振。这样,该电台发射出的信号在 L1 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强,其他电台的信号被减弱、抑制。Ll 与 L1?(5、6端)绕在同一根磁棒上,由于互感的作用,L1? 将感应出的该电台的电信号输送到变频级。; 只要改变输入调谐回路的可变电容 C2a 的电容量(或改变 L1 的电感量),就可以改变输入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从而接收到不同广播电台的信号。C1 为补偿电容;L1 ? ,起信号传递的作用,从选择性考虑,L1′ 的匝数越少越好;从灵敏度考虑, L1 ? 的匝数应适当多些;从实际出发、兼顾二者,L1 与 L1 ? 的距离要适当,其匝数比选 10 : 1 左右较为适宜。; 4.典型故障分析; (1)无声(收不到电台信号,有背景噪声); (2)有杂音、串台; (3)音轻、灵敏度低; 1.作用、构成与性能要求;; ①本机振荡器; ③中频选频电路(中频谐振回路); (3)性能要求; 2.电路分析; a.晶体管放大电路?将小功率信号放大。; ②本振电路分析; (2)混频; a.本机振荡器产生等幅高频信号 f振,并且 f振总比欲接收电台的高频信号频率高 465 kHz ,即; ②混频方式; (3)统调; ②统调方法; 使本振频率与输人调谐回路谐振频率相差 465 kHz 的调整方法称作统调,也叫外差跟踪。; ③统调原理;; b.垫整电容 C4 串联在振荡回路中,其容量较大。当振荡回路在最高频率时,其双连电容值最小(全部旋出),较大容量的 C4 与回路串联,故影响不大。当振荡回路工作压较低频率时,双连可变电容容量增大,这时与其相串联的 C4 作用加大,使低频时振荡回路容量明显减小,其结果造成振荡频率曲线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向上弯曲,在低端某点与信号频率之差再次等于 465 kHz ,如上图所示。; 3.典型实例分析; 4.典型故障分析; ②偏置电阻故障; ⑤补偿电容故障; ⑧基极高频旁路电容故障; (2)音轻、灵敏度低; (3)有杂音或串台,选择性差; 1.作用与性能要求; ②选择性好; 2.电路分析; 中频变压器有两个作用:①初级线圈与谐振电容组成固定中频的选频回路;②实现阻抗匹配,并将信号耦合至下一级。; (2)调谐回路的种类;; 其谐振曲线如图所示。; ②双调谐回路;; ③陶瓷滤波器; 图为两端、三端陶瓷滤波器符号; 下图分别为其应用电路。;; 3.典型实例分析;; 4.典型故障分析; c.电容故障:基极旁路电容 C8、C10 击穿,使中放管发射结加不上电压;中频变压器回路电容 C5、C9、C11,击穿,使谐振回路阻抗近似为零,中放管增益也近似为零,这时收音机无声或音极轻。; (2)音轻、灵敏度下降; (3)噪声、啸叫、失真; 1.检波电路; (2)电路分析 ; ②工作过程;; 2.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电路); (2)电路组成与原理; (3)二次自动控制(二次 AGC); 3.典型实例分析; 检波级采用二极管幅度检波电路。; 4.典型故障分析;; (2)音轻、灵敏度下降; (3)噪声、啸叫、失真或声音忽大忽小; 放大音频信号的电路称为低频放大电路。;; (3)性能要求; 2.电路分析; 3.典型实例分析; 4.典型故障分析; (2)音质变差,声音失真; ④高频负反馈电容 C17 开路,易出现自激啸叫。; 1.七管单波段超外差式收音机;; C19 和 R13 构成自举电路,用以加大功放管动态范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