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小猪腹泻的因素.ppt
对抵抗仔猪在分娩舍常见疾病,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增强免疫力的方法如果没有确实的效果,绝大部分原因是每次口服活菌的数量不足以激活母猪的免疫机能口服活菌免疫提高免疫力按全进全出批次断奶01尤其注意良好的卫生环境,包括料槽和饮水02断奶后的前10天提供足够的自由的饮水,不要依赖饮水器,应该用水槽供水03断奶后腹泻的防治A使用合适的抗菌素,通过饮水给药B水中添加电解质或甜味剂,促使断奶仔猪多喝水,防止脱水C尽一切努力让断奶仔猪以饮水代替母乳——断奶仔猪脱水是一非常严重的问题D每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3公斤ZnO能很好地控制大肠杆菌的增生,从而防止断奶仔猪腹泻断奶后腹泻的防治030201脱水/电解质丢失:水和电解质对猪肌体在生理平衡的状态下维持代谢是必不可少的营养吸收不良:当腹泻造成肠道营养吸收减少时,猪必须动用体内储存来维持平衡,幼小的仔猪体能量储存非常有限,极其容易耗尽而出现昏迷或死亡败血症/毒血症:细菌在肠道的某一部分迅速增殖,可造成细菌或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随后可出现没有腹泻症状的忽然死亡腹泻的影响030201对于其它疾病易感性增加:当机体由于腹泻处于一种虚弱状态,其它病原微生物将乘虚而入。一些猪场,伴随腹泻会继发仔猪肺炎肠道损伤:严重腹泻后,仔猪需要一段时间修复损伤的消化道。饲料/营养因素:该类型的腹泻可由于饲料的质量、质地甚至数量的变化而引起:毒素可能存在饲料和饮水中腹泻的影响从早期(5-7日龄)开始,为哺乳仔猪每天提供新鲜的断奶仔猪饲料01早期采食固体饲料容易使仔猪发生营养性腹泻,但有助于减少断奶时饲料变化带来的应激02预防措施造成小猪腹泻的因素CargllTM引发小猪腹泻的因素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大肠杆菌、TGE病毒、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球虫、寄生虫贼风:休息区有冷风穿过保暖条件差:保温灯或保温垫及其正确放置温差大:昼夜温差02010304潮湿:另一个寒冷因素没有母乳:患MMA的母猪不能给小猪提供基本的营养初乳/抗体不足:必须在分娩后6小时内摄入寄养:为达到窝仔数相同而转移小猪可引起腹泻引发小猪腹泻的因素小猪的治疗:在爆发腹泻的群体中,注射铁剂可降低体内的防御机能01传染源的转移:疾病很容易从病猪传播给健康猪,分娩舍的设备不要共用02引发小猪腹泻的因素接种技术差:接种时母猪必须健康,正确保存疫苗,选用恰当的针头分娩舍不卫生:病原菌在分娩舍积累,没有很好的清理消毒。要认真的做到用高压水冲洗、消毒、晾干和产仔区保温0201引发小猪腹泻的因素补饲料和饲喂技术;补饲料的质量不良可能引发腹泻,不应该在分娩舍中储存饲料,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法1大肠杆菌腹泻在2-7日龄最常见,到10日龄或断奶仔猪相对少一些。2引发小猪腹泻的因素轮状病毒能使很多幼小的猪腹泻,但很少能持续到断奶后球虫,尤其是同行胞子虫,能引起7-15日龄的小猪腹泻产气荚膜梭菌可能是引发小猪7日龄急性腹泻和死亡的一个因素引发小猪腹泻的因素在所有的情况下,补液和在饮水中提供电解质是必需的01腹泻的仔猪是死于脱水02应该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的结果,来对感染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小猪实施抗菌药物治疗03腹泻的治疗尽管球虫可能对氨丙啉或磺胺类药物敏感,一旦球虫感染表现出明显症状时,治疗均由于太晚而效果不佳感染轮状病毒的小猪应该实施系统疗法,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腹泻的治疗分娩舍采用全进全出机制,各批之间要搞好卫生母猪进入分娩舍前进行冲洗分娩舍在母猪分娩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确保小猪出生在一个温暖、干燥的环境中乳猪腹泻的预防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考虑长期使用一些有效的疫苗或实施口服活菌免疫01产气荚膜梭菌:使用适当的疫苗02轮状病毒:考虑实施口服活菌免疫03乳猪腹泻的预防将仔猪腹泻物或其他仔猪粪便兑上水后给6周内分娩的母猪饮用,每周2次01一旦母猪转入分娩舍后应停止口服活菌免疫,在妊娠后期通过10次口服活菌,母猪的免疫系统应已被激活。02口服活菌免疫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