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汉钢1080m179;高炉提煤比降焦比生产实践.doc

发布:2017-08-27约3.1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汉钢1080m3高炉提煤比降焦比生产实践 毛洁成,拜金明 (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炼铁厂) 摘 要:汉钢公司1080m3高炉于2011年12月23日投产,2012年3月具备喷煤条件后迅速实施喷煤富氧。通过采取了调整布料矩阵、扩大矿石批重、提高顶压、提高风温、提高富氧率,以及混合煤喷吹等技术措施,使高炉煤比不断提高,焦比不断降低,至2012年6月实现高炉煤比165.7 kg/t,入炉焦比380.2 kg/t。 关 键 词:布料矩阵;风温;富氧;煤比;焦比 1 前言 陕钢集团汉钢公司1080m3高炉是陕西省产业整合技术改造灾后重建重点工程。高炉于2011年12月23日投产出铁,投产后因受外围条件制约和喷煤富氧系统还未完善无法投运影响,高炉未能实现快速达产达效。自2012年3月4日开始喷煤,3月11日开始富氧后,对高炉喷煤比和入炉焦比进行了攻关,通过三个多月的努力,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取得了大幅度提升,至2012年6月高炉喷煤比达165.7kg/t,入炉焦比实现380.2kg/t,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攻关阶段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表1 汉钢1080m3高炉攻关阶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日期 利用系数t/(m3.d) 入炉焦比kg/t 喷煤比kg/t 富氧率% 休风率% 风温℃ Si]% [S]% 3月 2.31 457.7 59.8 1.52 2.15 1018 0.77 0.038 4月 2.73 388.4 133.8 2.98 3.27 1060 0.59 0.032 5月 2.83 382.9 155.2 3.58 5.67 1100 0.55 0.030 6月 2.92 380.2 165.7 3.65 1.70 1150 0.52 0.027 2 布料矩阵的调整 无钟炉顶布料矩阵是高炉炼铁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前,钟式炉顶料制的调整主要是考虑边缘与中心两股气流。现在,无钟炉顶对气流分布的控制更为灵活,通过布料角度与环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矩阵,可对整个料面的气流进行调整,使气流在整个料面分布合理,煤气利用得到大幅度改善[1]。1080m3高炉开炉后布料矩阵及料线调整情况见表2。通过调整,保证了煤气流的合理分布,提高了煤气热能和化学能的利用。高炉煤气分布由“双峰”形变为边缘略高于中心的“展翅”形,炉顶煤气中CO2含量由16.5%提高到19.6%,煤气利用率由43.2%提高到45.3%,煤气利用改善后为提高喷煤比和降低焦比打下了良好基础。 表2 布料矩阵及料线调整 时间 布料矩阵 加权平均角差 料线 开炉时 C8372625242132.508° 1600mm 攻关前 C8373635312O726252 1.833° 1600mm 攻关一阶段 C8273635313O726252 3.476° 1400mm 攻关二阶段 C83736353122.414° 1400mm 3 扩大矿石批重 攻关前矿石批重为25t,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和喷煤量的增加,矿石批重显小。高炉表现的主要征兆有:小时料批数达8批,有时料线赶不上,炉顶温度较低(小于120℃),风压波动大(10kPa)。在攻关阶段将矿石批重由25t逐步扩大到35.5t。大矿批使用后有利于稳定煤气流,风压波动变小,小时料批数基本稳定在7批,顶温稳定在120℃-150℃之间,并且在入炉焦比降低的情况下,大矿批保证了焦层厚度,有利于改善整个料柱的透气性。 4 提高顶压 喷煤量增加后,料柱的透气性变差,提高顶压可使压差降低,煤气流速减慢,煤气在炉内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矿石还原反应进行;顶压提高后作用于炉料的浮力也相应的降低,使炉料下降顺畅;并且顶压提高后对硅还原反应不利,有利于降硅。1080m3高炉的顶压在此过程中由165kPa逐步提升到190kPa,顶压提高后有利于高炉强化和提高喷煤比降低焦比。 5 提高风温 为了提高喷煤比和降低焦比,必须提高风温使用水平。攻关前由于高炉为全焦冶炼,风温使用水平仅为950℃,在攻关阶段随着喷煤量的增加,风温逐步提高到1150℃。风温提高后,可有效补偿风口前煤粉分解吸收的热量,改善了喷吹煤粉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风温,在炉内操作中我们采取固定高风温用煤氧量来调剂炉温。针对热风炉助燃风机能力较大的现状,采取固定煤气量,调节空气量的快速烧炉法。根据高炉所需风温水平来决定燃烧操作,在确定煤气用量后,以最小的空气过剩系数来强化燃烧,在30min内将拱顶温度烧到规定值,然后适当加大空气过剩系数,在保持拱顶温度不超过1350℃的情况下,将烟道温度烧至350℃,当拱顶温度、烟道温度达到规定值后立即换炉。采用此种方法可使风温使用水平达1150℃以上。 6 提高富氧率 高炉富氧喷煤是高炉强化冶炼、降低焦比和生铁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