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骨科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359医院骨科 认真 全面 系统 准确 骨科诊断有时十分简单明显 有时依赖细致的临床体检 骨科体检和其他专业体检大体相同 侧重于运动系统的检查,尤其是脊柱和四肢的检查 检查时应该结合功能上和解剖上的特点 病 史 姓名、性别、年龄、籍贯 民族、职业、住址 入院时间、病史叙述人 详细准确填写,方便分析病情和长期随访 (原因)、主要症状、部位、发病时间 不能用诊断(病名)代替主诉 对进一步询问病史和体检有指导意义 按照发病时间顺序进行细致询问 客观分析,实事求是、正确估计 对每一个症状进行深入了解 对诊断有决定意义的症状 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症状(+ 或 --) 骨科常见的症状 疼痛 麻木 畸形 、包块 跛行 关节僵硬 无力 功能障碍 例如:疼痛 疼痛发生的情况日期、突然起病或缓慢发生、发生时有无外伤或者其他诱因、是否伴有其他症状 疼痛的部位,开始于何处?是否向其他部位蔓延?有无游走性? 疼痛的性质,是胀痛,酸痛,刺痛,烧灼样痛,麻痛,放射痛还是跳痛 疼痛发生的时间,白天还是夜间,持续性还是间歇性,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 影响疼痛的因素,季节气候,是否晨起发病,活动后是加重还是减轻,诱发动作,休息后是否好转 接受过那些治疗及效果 既往身体状况 有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手术史和外伤史 原有的内外科基础疾病 有无长期服用药物 经历、职业 工作姿势、饮食习惯 特殊嗜好 有无难产 有无地方病接触史 女性患者记录月经生育史 结核、肿瘤、血友病、先天畸形应该询问家族中有无同类患者 有助于诊断和总结是否有遗传倾向 全身体格检查 骨科检查(专科情况) 全身体格检查 发育和体型 营养状态 体位 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姿势 步态 充分暴露 双侧对比 动静结合 指示引导 系统检查与局部检查相结合 客观检查与主观症状相结合 手法规范,避免加重损伤和促进扩散 外固定时检查感觉、血运及固定情况 步态姿势、轴线(各方向和体位观察四肢和躯干) 局部皮肤有无发红、发绀、色素沉着、发亮或静脉怒张 软组织有无肿胀和淤血 肌肉有无萎缩或肌纤维颤动 有无包块,颜色如何 瘢痕、创面、窦道、分泌物及其性质 伤口形状与深度,有无异物残留及活动性出血 局部包扎和固定情况 有无畸形,如肢体长短、粗细或者成角畸形 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各骨性标志有无异常 有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局部温度和适度,双侧对比 包块:部位、硬度、大小、活动度、与邻近组织关系、波动感 肌肉有无痉挛或萎缩 与骨科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感觉、运动、反射、自主神经 主要检查有无叩击痛 轴向叩击痛(传导痛) 棘突叩击痛 脊柱间接叩痛 神经干叩击征(Tinel征) 弹响和摩擦音 骨传导音 肢体血流杂音 主动运动 肌力测定 关节主动运动功能 角度测量(中立位0度法) 被动运动 与主动运动方向相同的被动运动 与主动运动方向不同的被动运功,如牵拉挤压、侧方挤压等 异常活动 关节强直 关节运动范围减小 关节运动范围超常 假关节活动 肢体长度测量,骨性标志点 肢体和关节周径测量 肢体轴线测定 关节运动角度测量 畸形疾患的测量 骨科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感觉检查 浅感觉 触觉 痛觉 温度觉 深感觉 关节觉 位置觉 骨科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运动检查 肌容积、肌张力、肌力、共济运动检查 肌力评级标准 0级:肌力完全消失,无活动 I级:肌肉能收缩,关节不活动 II级:肌肉能收缩,关节稍活动,但不能对抗肢体重力 III级:能对抗肢体重力使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阻力 IV级:能抵抗外来阻力,但肌力较弱 V级:肌力正常 骨科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反 射 浅反射 深反射 病理反射 逆转反射 脊髓自动反射 浅反射 深反射 肱二头肌腱反射 肱三头肌腱反射 桡骨膜反射 膝腱反射 跟腱反射 病理反射 骨科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自主神经检查 皮肤情况 括约肌功能 性功能 皮肤划痕征 总体反射 抗阻力外展第一掌骨运动,检查外展拇长肌肌力 抗阻力外展拇指第一节运动,检查外展拇短肌肌力 抗阻力内收拇指运动,检查内收拇肌肌力 抗阻力拇指对掌运动,检查对掌拇指肌肌力 抗阻力小指对掌运动,检查对掌小指肌肌力 屈曲拇指末节运动,检查屈拇长肌肌力 抗阻力屈曲拇指第一节运动,检查屈拇短肌肌力 抗阻力伸直拇指末节运动,检查伸拇长肌肌力 以中指为中心,外展食、环、小指运动,检查骨间背侧肌肌力 以中指为中心,内收食、环、小指运动,检查骨间掌侧肌肌力 指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屈曲运动,检查蚓状肌、骨间肌肌力 抗阻力伸直食、中、环、小指运动,检查伸指总肌、固有伸食、小指肌肌力 食、环、小指伸直位,屈曲中指近侧指间关节运动,检查中指屈指浅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