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发布:2018-10-09约3.2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有限公司 二O一八年八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目的 通过对潜在的环境、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控制,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达到预防或减少可能造成的安全环境影响,预防和减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疾病和伤害。在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工作,做到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稳健有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编制的依据及适用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并根据国家及省市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及本公司经营范围的特性,编制此预案。此预案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我公司范围内所发生的突发环境事故。 3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及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统一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组织协调下,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 二、潜在紧急事故与易发场所 1、火灾事故:办公室。 2、爆炸事故:饭堂。 3、环境事故:实验室。 4、不可预知事件:台风、地震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依据突发环境事故的类别、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的级别的评估,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示) 组长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现场协调组医疗救护组物质保障组 现场协调组 医疗救护组 物质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现场协调组: 医疗救护组: 物质保障组: 成员: 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以指挥部为中心,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如组长不在公司时,副组长全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组长和副组长人皆不在企业时,由现场协调负责人全权代理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2、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3) 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指挥部人员职责 (1) 组长:组织指挥全公司的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与环保、安监、消防等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并指挥启动公司突发环境应急救援预案。 (2)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救援具体工作。向组长提出救援过程中采取的安全措施。向组长提出救援过程中技术方面应考虑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3)现场协调组:主要协助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及事故处理工作。 (4)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现场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5)物质保障组:主要负责抢修救援物资的供应。 四、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的分级 公司依据突发环境事故的类别、危害的程度、事故现场的位置及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条件。当事故发生内部保障可以控制时,启动一级预案,即人员控制及人力、物力可支持;当事故发生不可控制时,启动二级预案(公司综合预案),同时请求政府支援。 2、应急预案的启动 接警后,根据事故发生的位置及危害程序,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发布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令,启动预案,各应急小组依据预案的分工,机构设置赶赴现场,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报告当地安监、环保等政府有关部门。 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 (1)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包括各工作组组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专家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3)迅速召开现场救援会议,会议成员包括指挥部人员、事故单位负责人等,在简要听取事故单位负责人对有关事故情况、救援方案、救援进展的汇报后,即刻研究改进救援措施,制定救援方案,加快救援进度。 五、后期处置 1、设施恢复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设施恢复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成员为技术部、工程部、人事部等单位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设施恢复方案,按分组负责具体实施、协助。 2.善后处理 应急救援组长成立善后处理小组,由人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