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刘庆民用生命守护山区百姓健康.doc

发布:2016-11-04约3.3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刘庆民:用生命守护山区百姓健康 济宁市泗水县苗馆镇隈泉庄村村医刘庆民行医35年了。在17岁时,刘庆民带着决心和细心,用8个多月的时间就学会了一些基础医学知识,在随后的35年间,从把脉、问诊到开药、输液再到给孩子们接种疫苗,刘庆民渐渐成了村民们信任的“全科医生”。 行医35年,刘庆民把金钱看得很轻。山区村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刘庆民给村民看病基本不当场收费,而是回到卫生室后记到账上。从开始行医至今,刘庆民积攒了满满一鞋盒的欠条。鞋盒里有各式各样的账单,有用小纸条记的,也有用旧报纸记的,很多单子已经发黄,金额大些的有600多元,小的则是几块钱,最早的一张是1979年开的。细细算下来,刘庆民积攒的村民欠条有1500多张、总额大约9万元。即使在不幸患上膀胱癌后,刘庆民仍然凭着一颗医者仁心服务在一线,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山区百姓的健康。也就是在患上膀胱癌后,刘庆民思量再三,毅然叫回了在县医院实习的儿子和儿子的女朋友,希望他们能把这个卫生室传承下去,继续为附近的村民们看病服务。随着经手的病人越来越多,治愈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刘庆民的儿子渐渐体会到了父亲这几十年来的辛劳:“我爸如今身体不好,他大半辈子的心血都搭在了这个卫生室里,我以后会沿着我父亲的道路,继续为村民服务。” 商玉光:群众眼中的“365天医生” 商玉光现在是聊城市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呼吸系统即胸腔疾病的诊疗工作,工作30多年来曾荣获“山东省医德标兵”、“山东省优秀医师奖”等荣誉称号,并被省委、省政府记个人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从医以来,商玉光就像一个“钟摆”一样,从医院到家、再从家到医院,一年365天,没有节假日。即便是前一天上了夜班,第二天他照常在门诊或者在病房为患者诊病治病。许多患者也都了解到他的习惯,看到门诊上没有商玉光的身影,就直接找到他在呼吸内科的办公室,每天人来人往从无间断。为了方便患者及时就医,商玉光专门买了一部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并把手机号码贴在了门诊大厅里,告知每一位患者,随时与患者保持联系。即使出差在外,他也会通过电话帮助其他医生给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指导用药,把患者的各项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才放心。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365天医生”。由于睡眠长期严重不足,再加上工作的忙碌,商玉光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病,身边的同事、朋友有时埋怨他把电话号码告诉给患者,而他却说:“没有特殊情况,患者是不会半夜三更打电话来的。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要做好医生,必须有一颗父母之心,把关爱患者作为自己的第一张处方,所以,我必须给患者创造一切便捷的条件。” 侯应龙:让每一位患者健健康康地走出医院 侯应龙是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擅长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根治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及择期冠脉支架植入术等手术。 作为从事心血管病诊断与治疗工作20余年的医生,侯应龙的准确判断、科学决策挽救了一个个濒危生命。“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行医,是一个长期跋涉的过程,需要一生的努力总结才能有所收获。”侯应龙这样认识医学职业。在侯应龙的日程表里,没有什么节假日,亦没有什么白班、夜班的差别,作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骨干专家,只要他在济南,除心内科业务外,医院24小时有涉及心肺抢救的病例时常要叫到他。每次接诊患者,不管多累侯应龙都会耐心倾听患者的病史陈述,不厌其烦地解答患者的各种问题。如果碰上有患者手术,侯应龙提前去病房与患者聊天解除他们的紧张感,同时安慰患者家属让他们放心。 看着侯应龙每天特别精神,其实他是吃“身体罚单”——各种射线辐射很多的一个人。有一次,侯应龙背着20余斤的铅衣,一天主刀近10台手术,连续奋战10余个小时,深夜才下手术台。而次日,他又神采奕奕地正常上班了。“患者可以选择医生,医生却不能选择患者。患者希望健健康康地走出医院,我就不能离开手术台。”侯应龙说。 金孟民:期盼为献血工作贡献更多的力量 山东省血液中心体采科科长金孟民25年如一日,长期战斗在采供血第一线上,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所在科室获得国家级工人先锋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个人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 采血这个工作,越是节假日越忙。自2011年开始,山东省血液中心大年初一就开始出车采血,真正达到了全年无休。“现在人们的思想转变了,大年初一献血的人特别多,所以我们舍不得休。”对此,金孟民有些“斤斤计较”的说。金孟民的影集里,大部分的照片都是与无偿献血者和青年志愿者们一起举办无偿献血专题晚会、联谊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的镜头。金孟民还和同事们与省内多家媒体合作,通过电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