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_T 2098-2024 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规范.docx
ICS07.060CCSA47
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2098—2024
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ightningprotectionofEVchargingstation
2024-12-30发布2025-07-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2098—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一般要求 3
5接闪器 4
6引下线 4
7接地装置 4
8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4
9等电位连接 5
10屏蔽 5
11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 5
附录A(规范性)江西省雷电致灾危险性区划图 6
附录B(规范性)雷电防护装置材料与规格 7
附录C(规范性)接地装置钢材焊接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 9
附录D(规范性)电涌保护器的选择 10
参考文献 11
II
DB36/T209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1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气候中心、南昌市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所、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京航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西科安防雷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雪、李嘉、熊小丽、高雅隽、李爱平、殷国华、蓝希琛、段和平、张长稳、朱辉、杜强、周洁晨、邓佳蜂、王荣珠、张正伟。
DB36/T2098—2024
3
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的一般要求、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等电位连接、屏蔽、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电动汽车充电站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和施工。3台以下充电设备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966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动汽车充电站EVchargingstation
采用整车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场所,应包括3台及以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至少有1台非车载充电机),以及相关供电设备、监控设备等配套设备。以下简称充电站。
[来源:GB50966,2.1.2]3.2
充电设备chargingequipment
与电动汽车或动力蓄电池相连接,并为其提供电能的设备,包括车载充电机、非车载充电机、交流充电桩等设备。
[来源:GB50966,2.1.4]3.3
充电区chargingzone
在充电站内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停车区域。
4一般要求
4.1充电站的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和施工,应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确定雷电防护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4.2充电站所在地根据本文件附录A中图A.1划分为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处于不同风险区的充电站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设计、安装相应雷电防护装置。如与其它建(构)筑物共同建设或改建时,应综合考虑建(构)筑物的性质确定其防雷类别,但不应低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4.3处于建筑物内的充电站应利用建筑物的接地装置接地,可不做其他直击雷防护措施。
DB36/T2098—2024
4
4.4充电站的雷电防护装置应与充电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5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与最小截面应符合本文件附录B中表B.1的要求,雷电防护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材料和最小截面应符合本文件附录B中表B.2的要求。
5接闪器
5.1充电站处于附近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时,可不另外设置接闪器。
5.2充电站宜采用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接闪器应将充电区置于直击雷防护区内。当充电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