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模具侧向抽芯机构设计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侧型芯常装在滑块上,滑块机构的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模具打开或闭合的同时,滑块也同步完成侧型芯的抽出和复位动作。 模具打开后,滑块借助外力驱动完成侧型芯的抽出和复位动作。常用于大型滑块或侧型芯距较长的场合。 滑块设在定模,在模具打开前,借助其他动力将侧型芯抽出。 按侧向抽芯机构的动力源可将其分为手动、气动、液压和机动四类。 (2)斜导柱抽芯机构抽芯力的计算 抽芯力:塑件处于脱模状态,需要从与开模方向有一交角的方位抽出型芯所克服的阻力。 抽芯力的计算方法与脱模力相同。 采用其他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时,其抽芯距和抽芯力的计算方法和斜导柱机构相同。 2.斜导柱的设计 (1) 斜导柱安装在定模、滑块安装在动模 (2)斜导柱安装在动模、滑块安装在定模 (3)斜导和滑块同时安装在定模 (4)斜导柱与侧滑块同时安装在动模 (1)楔形—三角滑块式先复位机构 合模时,楔形杆使三角滑块向下移动时,带动推板向左移动而使推杆复位。 3. 弯销滑块的内侧向抽芯结构 四、斜导槽侧抽芯机构 斜导槽的形状 斜导槽起抽芯作用的斜角α一般在25o以下; 如果抽芯距很大需超过25o ,则可将斜槽分为两段,第一段α1为25o左右,第二段α2也不应超过40o. (2)斜滑块内侧抽芯 2. 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设计要点 (2)斜滑块的导滑形式 (3)斜滑块的装配要求 为保证斜滑块的分型面弥合,成型时不发生溢料。斜滑块底部与模套之间应留有0.2~0.5mm的间隙,顶面应高出模套0.2~0.5。 七、齿轮齿条侧抽芯机构 6. 先复位机构 在模具结构允许情况下,尽量避免将推杆布置于侧型芯在垂直于开模方向的投影范围内。 使推杆的推出距离小于活动型芯最低面。 采用推杆先复位机构。 对于斜导柱安装于定模,滑块安装在动模的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由于滑块和推出机构的复位均是在合模过程中实现的,如果滑块先复位而推杆等后复位,则可能要发生侧型芯与推杆相碰撞的现象,即干涉现象。 滑块与推杆不发生干涉现象的条件是 h’:推杆端面至活动型芯的最近距离 s’:活动型芯与推杆或推管在水平 方向上的重合距离 通常可采用增大α角的方法避免干涉,当α角的改变不能避免干涉时,要采用推杆预先复位机构。常见的先复位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楔形-摆杆式先复位机构 合模时,楔形杆推动滚轮迫使摆杆向下转动,并同时压迫推板带动推杆向下运动,从而先于侧型芯复位。 (3)楔杆-铰链式先复位机构 合模时,楔形杆推动铰链杆迫使推板带动推杆向下运动,从而先于侧型芯复位。 (4)弹簧式先复位机构 在推杆固定板和动模板之间设置压缩弹簧,开模推出塑件时,弹簧被压缩,一旦开始合模,依靠弹簧力推杆迅速复位,弹簧式推出机构结构简单,但可靠性差,一般适用于复位力不大的场合。 三、弯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弯销常为矩形截面,该结构的优点是斜角最大可达30o,即在开模距离相同的条件下,可获得比斜导柱更大的抽芯距。 弯销与滑块孔之间的间隙一般在0.5mm左右,太小则闭模时易卡死。 2.弯销在模内侧向抽芯机构 开模时,塑件首先脱离定模型芯,然后在弯销的作用下使滑块向外移动而完成塑件外侧抽芯。 1.弯销在模外侧向抽芯机构 弯销各段加工成不同的斜度,以改变侧向抽芯的速度和抽芯距,常用于侧抽芯距及抽芯力比较大的情况。 斜导柱的一种变异形式。在侧型芯滑块外侧用斜导槽代替斜导柱,开模时,滚轮沿斜导槽的直槽部分运动,可起到延时抽芯的作用,目的是使滑块先脱离楔紧块。当运动到斜槽位置,便带动滑块完成侧抽芯动作 五、 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 机理:斜滑块在推出机构的作用下沿斜导槽滑动,从而使分型抽芯以及推出塑件同时进行 适用于塑件侧孔或侧凹较浅、所需抽芯力不大但成型面积较大的场合。如螺纹等。 1. 滑块导滑的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 (1)斜滑块外侧向抽芯机构 开模时推杆推动斜滑块沿锥形模套上的导滑槽移动的同时向两侧分开,从而使塑件脱离型芯和抽芯动作同时完成。 限位螺钉用以防止斜滑块从模套中脱出。 (1)斜滑块的导滑与组合形式 根据塑件成型要求,常由几块滑块组合成型,设计时应满足最佳的质量要求,避免塑件有明显的拼合痕迹。同时还使组合部分有足够的强度。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4)斜滑块的导向斜角和推出长度 斜滑块的导向斜角α可比斜导柱的倾斜角大一些,但也不 应大于30°,一般取10~25 °。 斜滑块的推出长度应小于导滑长度的2/3. 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