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工程施工措施.doc
PAGE
赫章县河头上水库工程大坝枢纽工程
截流工程施工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头上水库工程大坝枢纽工程项目部
2017年10月26日
目录TOC\o1-2\h\z\u
1、概述
1.1工程概况………………1
1.2水文……………………1
2、编制依据与规程…………4
3、导(截)流前施工面貌…………………4
4、导流时段及导流方法……………………5
5、导游建筑物
5.1泄水建筑物……………6
5.2上游围堰………………6
5.3下游围堰………………6
6、导截流施工方案
6.1大坝截流………………6
6.2围堰施工………………8
6.3基坑排水………………9
7、施工期防洪与度汛………8
PAGE
1-
1.2.4洪水
1、设计暴雨
采用参证站赫章县气象站暴雨统计参数成果,列于表1.2-1。
表1.2-1赫章县气象站年最大24h设计暴雨成果表单位:mm
均值H24
变差系数Cv
Cs/Cv
频率P(%)
0.33
1.0
2.0
3.33
5
10
20
70.5
0.43
3.5
195.4
168.4
151.4
138.5
128.1
110
91.1
2、坝址设计洪水
河头上水库所在流域无实测洪水资料,设计洪水采用雨洪法计算,并结合历史洪水调查成果确定。根据《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手册》规定,采用“雨洪法”计算公式修订2式:当10≤F<25km2时为:
Qp=0.234γ10.848·f0.331·J0.221·F0.834·[CKPH24]1.212
河头上水库各频率洪水采用区间设计洪水叠加公鸡寨水库各频率的调节下泄流量而得,成果见表1.2-2。
表1.2-2河头上水库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
断面
各频率P(%)洪峰流量(m3/s)
0.33
0.5
3.33
5.0
10
20
坝址
141
131
85.5
75.3
59.3
44.2
3、坝址分期洪水
根据本地区一般洪水特性,结合工程施工组织安排,拟定河头上水库坝址处的施工期分别为12~3月(4个月)、11~3月(5个月)和12~3月(5个月)、11~4月(6个月)共4个时期进行施工洪水分析。
统计赫章气象站1961~2006年共46年各施工期内的最大一日降雨资料换算H24=1.12H日,并以P-Ⅲ型曲线适线,确定统计参数,坝址天然分期洪水计算按雨洪法修订2式进行,坝址现状分期洪水采用区间与天然洪水比拟计算,成果见表1.2-3。
表1.2-3河头上水库坝址现状分期设计洪水
设计频率
各频率洪峰流量m3/s
5%
10%
20%
11~4月
12.8
9.89
7.24
12~4月
12.4
9.48
6.74
11~3月
7.35
5.61
4.05
12~3月
5.65
4.24
2.98
2.编制依据与规范
(1)《赫章县河头上水工程大坝枢纽工程C1招标文件》技术部分;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中国水利水电版);
(3)《防洪标准》(GB50201―1994);
(4)《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3.导(截)流前施工面貌
截至2017年10月25日,本工程施工情况如下:
(1)大坝左、右岸坝肩已开挖至EL1660m、且EL1665m以上支护完成。
(2)右岸滑坡应急抢险工程施工完成。
(3)导流洞进出口开挖、锚喷支护、进出口及洞身混凝土等已施工完成,且单元工程已验收评定完成。
(4)上下游导流明渠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成且及时评定完成。
(5)上游围堰原河道水面以上部分土石方基础开挖完成,剩余为老河道下部含水层部分需截流后进一步下挖施工即可满足围堰填筑要求,截流后无水下施工项目。
(6)大坝进场道路已完工。
(7)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完成,且已投入使用、砂石加工系统已基本具备生产条件。
(8 )下游围堰横跨原道路钢栈桥已施工完成。
(9)场内临时道路、风水电等临时设施全部施工完成且已投入使用。
4.导流时段及导流方式
(1)导流时段
根据工程布置形式,工程区水文特点、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本工程施工期间采用上下游围堰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