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工挖孔爆破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doc

发布:2017-03-23约3.3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工挖孔爆破抗滑桩施工 安全技术交底 1、概述 DK576+515- DK577+450段为路基施工段落,其中包含抗滑桩52根,设计桩长10-15m,桩身截面尺寸有2.0×1.5m、2.25×1.5m、2.5×1.5m、2.5×1.75m、2.75×1.75m 五种类型;桩身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 该工程地质情况表层为土夹石,地面以下3.5~)中,建议采用1米的钻孔,而爆破的炮眼利用率在85% 式中:N为炮眼数量;q为单位炸药消耗量,一般取1.1kg/m3~2.4kg/m3;S为开挖断面积,m2;为装药系数,即装药长度与炮眼全长的比值,随岩石、炮眼类别不同而不同,一般取;γ为每延米药卷的炸药重量,kg/m。 2) 单位耗药量:指每m3岩体的耗药量,由下式确定 式中:为常数,取(0.25~0.35);为断面影响系数,,S为截面面积;为药卷影响系数,,为药卷直径,;为岩石作功能力影响系数,;为炸药作功能力换算系数,,e为炸药的作功能力,。 3) 总药量确定: 式中:V为每次爆破体积量,m3;L为爆破计划进尺数,m。 4) 炮眼装药量的确定: 式中:Q0为单孔装药量,kg;K1为常数,根据不同炮眼所起作用不同进行调整,K1=0.8~1.2。 2.2 炮眼布置 根据上述爆破参数的确定原理及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炮眼设计采用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相结合的布孔方法。周边眼眼距: 式中:为岩石抗爆性系数,与普氏系数关系为:;为孔径。 周边眼抵抗线: 按照开挖进尺1m,开挖断面按1.5*2m计算,结合公式推算出周边眼单孔装药量0.3kg(1卷药卷),掏槽眼单孔装药量0.45kg(1.5卷药卷)。辅以图1炮眼布置综合考虑,现场严格按照本爆破参数施作,严禁私自增加装药量,及炮孔深度。 现场采用如果采用斜眼掏槽,设计采用掏槽眼4个、周边眼8个。炮眼布置见图1。爆破参数见表1。 图1 炮眼布置示意图 爆破参数表 表1 眼号 炮眼名称 眼深 装药量(kg) 起爆雷管段数 每眼 眼数 1~4 掏槽眼 1.2 0.45 4 1 5~6 周边眼 1.0 0.3 2 3 7~12 周边眼 1.0 0.3 6 5 2.3起爆方法及起爆网络 抗滑桩每一孔内采取全断面开挖,为减少地震波对周围建筑物、抗滑桩护壁及围岩的影响,应严格控制单段起爆药量,采取每一孔桩单独起爆的方法,可达到可靠的减震效果。为防止桩内的积水导致炸药失效,炸药采用抗水性能好的乳化炸药,起爆网络采取串连的方式,毫秒电雷管起爆,起爆电源采用MFB200型起爆器。 3、施工组织设计 各工序同步进行,严格放炮时间,统一放炮,同时警戒,达到放炮时间的一致性。根据经验一天放三次炮,早上8.30、下午1.00、下午6.00。晚上进行清渣、支护、打眼。严格卡点进行,以达到施工的正常接续。集中一片桩基的施工,好进行灌桩施工。 4、爆破地震安全距离验算 式中:为个别飞石距离m; 为与材质有关的系数,取; 为爆破作用指数,n=1; 为最小抵抗线。 因抗滑桩爆破均在井下进行,其井口经严密覆盖,飞石基本都能控制在井内,故只要做好井口的防护就能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对井口覆盖一层6mm钢筋网片,然后采用柔性材料覆盖,比如破损的风筒布、编织袋覆盖至井口上部,由沙袋压实。防止个别飞石逸出,确保施工安全。 5、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51 技术措施 1)按照设计间距打眼。 2)按设计孔网参数布孔,钻孔作业人员严格操作,不得随意变动孔位、孔深。 3)严格按要求单孔装药量切分药卷,禁止随意乱装。 4)为了达到好的爆破效果,采用反向装药。 5)使用好的炮泥,密实堵塞炮眼,并防止挤伤线路,保证网路可靠起爆。 6)尽量减少补炮现象,如遇为爆破成型部位采用人工风镐凿除,如较大面积为破除需重新装药时,按以上爆破参数减少装药量,以松动为主,人工破除的方式处理。 5.2安全防护措施 1)爆破作业现场人员持证上岗。 2)炸药雷管存放地点不得有无关人员,设专人看管,严格领退制度。 3)由专职人员制作药包。 4)爆破时必须采用柔性材料覆盖,比如输送皮带、汽车旧轮胎编织成的炮被等严密防护。防止个别飞石逸出。 5)爆破时,注意空气冲击波把覆盖掀翻而使得飞石防护失去作用,必须留出空气冲击波的通道,必将防护材料固定在孔口。 6)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7)明确现场负责人,设定临时总指挥,规定好警戒信号。 8)一切准备就绪后,总指挥下达准备爆破的指令,在各警戒区发回安全信号后总指挥才可发出爆破指令。并由专职人员接受爆破指令,进行爆破。 9)爆破后通风10分钟,由专职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检测,待确定无险情的情况下,方可解除警戒,爆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