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解析版).docx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训练范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秋?东至县期末)在标准气压下将一支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其液柱长为5cm,插入沸水中,液柱长25cm.当液柱为13cm时,所测量的物体的温度是()
A.26℃ B.40℃ C.30℃ D.65℃
【答案】B。
【解答】解:水银柱5cm时的温度是0℃,25c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c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5℃;
在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13cm﹣5cm=8cm,液体的温度=8cm×5℃/cm=40℃。
故选:B。
2.(2021秋?弥勒市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冬天口中哈出的“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答案】B。
【解答】解: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灯丝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的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雾逐渐散去是液体小水滴变成了气态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冬天口中哈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加快汗液上方气流速度,汗液的蒸发变快,蒸发吸热,所以会感到凉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1秋?和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C。
【解答】解:A、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冰变成水叫熔化;故A错;
B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故B错、C正确;
D、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故D错。
故选:C。
4.(2021秋?渭城区期末)小明在公园游玩时发现师傅制作棉花糖的过程如下:先将白糖倒入机器中加热,使白糖粒变成糖浆,然后经过出丝口的高速旋转将糖浆甩出,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马上就凝聚成长长的糖丝,用竹签绕在一起就制成了棉花糖。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先汽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B.先熔化后升华,先放热后吸热
C.先熔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D.先升华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答案】C。
【解答】解: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即由固态变为液态,该过程称为熔化,熔化的过程中吸热;然后经过出丝口的高速旋转将糖浆甩出,变成了一丝丝的糖丝绕在小竹签上,即变成了固态,故是由液态变为固态,该过程是凝固,凝固的过程中放热。
故选:C。
5.(2021秋?成华区期末)下图甲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可断定()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增加 D.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减少
【答案】C。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
B、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0min时全部熔化,则第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该物质熔点为﹣2℃,低于冰的熔点,故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凝固结冰,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会逐渐增加,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2022?苍溪县模拟)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早春,冰雪消融 B.初夏,晨雾弥漫
C.深秋,树枝凝霜 D.寒冬,湖水结冰
【答案】C。
【解答】解: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晨雾弥漫,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
C、树枝凝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正确;
D、湖水结冰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7.(2021?呼和浩特)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答案】B。
【解答】解:A、海水吸热,会汽化形成水蒸气,故A错误;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