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噪声的危害与防治.ppt

发布:2017-02-17约2.95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怎样控制、消除噪声污染? 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提出了三条建议: 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音的允许值在 75~90 分贝 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音的允许值在 45~60 分贝 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 35~50 分贝 专家观点 ★30~40分贝是理想的安静环境。 ★ 70分贝会影响谈话。 ★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噪声中,轻者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重者则会引发心脏共振,导致死亡。 补充建议 怎样控制、消除噪声污染? 怎样控制、消除噪声污染? 培训 宣教 改善 管理 Text in here 病人 环境 设备 护士 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做到五轻:说话轻、移物轻、走路轻、开关门轻、操作轻 夜间巡视病房时减少语言干扰。 加强巡视,减少呼叫铃声次数。 严禁在走廊高声呼叫、嬉闹,说话的间距应在3m以内。 电话铃声应控制在3声以内接听,并避免使用免提。 手机铃声设置振动模式,病尽可能不在病房及病区走廊内接听电话。 病人 入院时宣教探视制度,发放书面宣传资料。 随时提醒探视人员轻声说话,严禁大声说笑喧哗 提醒探视人员管好孩子,不能在病区内嬉戏、奔跑,注意孩子的安全。 告知家属探视时间,一次探视人员不得多于3人,规定1人陪护。 早上查房、午休及晚上22时之后,禁止探视,提醒仍在病房的探视人员及早离开,以免影响病人休息。 医疗仪器 建立器具维护登记本,每台医疗仪器专人负责。治疗车定期维修保养,及时上油,推车时应轻; 应避免夜间使用; 日间多巡视病房,降低呼叫率,夜间呼叫系统声音调至最小 监护仪使用时将暂时不用的项目关闭,根据病情将报警音量调至工作人员能听见而不影响病人休息为宜。 仪器报警时,护士要反应迅速,及时处理和关闭报警音。 环境 更换治疗车 办公椅脚上安装橡胶垫 病区内悬挂“静”字。 从我做起,消除噪声 轻声关门 还有…… 轻声细语 加强宣教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2015年QC培训课件 闭上眼睛,听一些声音 你知道吗?什么是噪声?   噪声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 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 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音的波形图 乐音的波形图 2.环境保护角度上的噪声: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 3.向办学理念借力 你知道吗?什么是噪声分贝? 声音的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B。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 觉下限 2.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 不超过50dB。 3.向办学理念借力 你知道吗?噪声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规定医院噪音标准:昼间≤50dB,夜间≤40dB【1】。 【1】 李平,冯风.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A):62-63 思考:我们身边的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 病房噪声的来源 医疗设备的噪声 患者及家属的噪声 医护人员的噪声 外环境的噪声 病房 噪声 医疗设备的噪声 打印机 电话机 心电 监护机 各种 治疗车 患者及家属的噪声 探视人员来往及谈话声 偶尔小孩的啼哭声 患者的电话铃声、交流声、电视机声音等 医护人员的噪声 外环境的噪声 噪声有哪些危害? 珠海拱北中学 赵兴华 zxh173@126.com 听力、视力的损害 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损害 消化系统的损害 心理的损害 城市 噪声 噪声 危害 噪声对听觉系统造成的损伤 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噪声性耳聋 暂时性听阈位移:指导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 听觉适应:在短时间接触噪声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脱离噪声接触后对外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离开噪声环境1分钟后可以恢复,称为听觉适应。 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