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配件供应商风险评价.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4
PAGE 14
1 引 言
1.1 选题背景
汽车的工业发展在现在的经济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也是用来评估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标准,伴随着经济逐渐全球化,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各个主要环节都已经表现出全球性的特点,在经过汽车市场分析后,发现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各国的整车企业为了突出自身优势,提高市场的竞争力,都对自己的体制进行改革。
汽车配件是服务于汽车,以及可以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部分,汽车的构造复杂,其中有发动机、变速器、起动机等,在制造汽车时,需要很多的汽车零配件,现在没有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将原材料的加工到汽车的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全部完成,逐渐导致汽车零配件的生产不属于整车企业制造,都是通过购买汽车的零配件,完成汽车生产,这也就形成了供应链,供应链是从原材料的供应一直到将产品买给消费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供应商在供应链中处于上游,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在进行加工处理后提交给制造商,使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顺利完成汽车的制造,然后通过供应链下游的分销商和销售商提供给消费者,供应商是整体供应链的基础,供应商供货的质量、及时程度、售后服务等都会对供应链的中游及下游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且汽车制造企业对零配件种类需求众多,负责给企业提供零配件的供应商也很多,所以企业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零配件供应商会对汽车制造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对整条供应链产生影响。为此,企业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识别是有必要的,因为风险识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也可以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陈兴文认为企业对顾客需求导向十分在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会对所有互相联系的活动进行设计、监控、维护改进,去掉不增值的过程和步骤,梳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过程内各步骤之间的联系来保证企业可以和谐地运转和发展。企业应该关注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不是全部关注或是不关注,经过一系列活动以此来确保业绩提升,并且不断创新和其相关的过程,来借此加强产品、服务的水准 [1]。
熊世权、易树平对汽车零部件的特点进行了介绍,根据评估因素的特性,得出了评价体系,建立了分析评价模型,然后对汽车厂进行分析,并且为汽车厂提供了一些建议。
佘廉通过对研究企业采购风险管理的分析,在对企业采购预警指标体系建立时,从5个角度出发,其中不仅包括市场、交货、供应商资信方面的风险,还包含了人员素质风险、财务风险 [3]。
王宁,马钧,葛禄青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汽车产业内供应商评价进行研究,对产品周期和产品衰退期等多个时间段研究,在构建评价体系时,把供应商科研、服务和响应也作为考虑的因素,通过模糊关系OWA算子的方法,建立供应商动态选择模型[4]。
李登峰、杨洁等按照隶属度原则,确定隶属度向量,得出隶属度矩阵,对等级评估级别进行定义,将二元语义的概念、风险等级评估时二元语义的原理与过程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说明,其建立的模型可以得出风险所在的等级,还能够使同级别下的供应商风险进行大小排序,这可以使供应商高风险因素有效的被控制 [5]。
樊伟、唐平等通过对供应商风险不确定性的分析,从5个方面建立了供应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法建立模型,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和相关专家和人员的评分下,对权重因子进行确定,经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证明模型的适用性,并为企业高层人员提出在选择供应商方面的意见[6]。
钱碧波等对供应商风险因素的初步确定后,经过二次、三次的简化,确定评价体系,其中包括时间、先进性、创新能力、后勤等方面,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因子的取值 [7]。
雷战波等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言的充分应用,成功建立了供应链风险警报系统,在该项研究中把信息和工作导向、资金运转以及物流管理等方面作为标准,最终得到评价供应链系统与各项指标的确实分值,该项研究中如果存在某单项指标小于事先调试的规定警戒值时,系统将会自动有风险警告提示,可以迅速对该风险做出应对[8]。
丁斌、孙政晓等首先应用粗糙集理论,将不必要和重复的指标适当的删除和归类,得出了供应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了供应商风险评价模型,然后通过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 [9]。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966年,Dickson G.W在最初为了研究供应商选择评价问题,特意发放了170份的调查问卷,其调查的对象是采购的直接负责人或者是采购的代理人,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最后得出采购人员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的23个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是质量因素;相当重要的评价指标有9个;12个因素被认为是重要指标,最不重要的评价指标是互惠安排 [10]。
Min H.对跨国供应商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7项评价指标,其中包括质量保证、供求关系等 [1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