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计算机机房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 程 名 称: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题 目 名 称:
医院计算机机房设计
年级专业及班级:
2009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01班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评 定 成 绩:
教 师 评 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13年1月9日
楼宇自动化(计算机机房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指导思想
目的: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成安全防范系统的方案设计;测点的选定;设备选型;施工图设计,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能达到系统的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测点确定、设备选型和施工图设计问题,从而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学会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步骤,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设计应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不能计成绩)。详细参照教材以及查阅课外文献资料,选定合适的系统,进行一次某单位安全防范设施单个内容的设计,要求参照教材第六章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第七章火灾自动报警与控制和第八章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的步骤和要求进行,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应有一定深度,体现课程特点。通过工程技术实践方面的综合训练,掌握理论分析与计算、资料文献查阅、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运用、计算机运用等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一个初步基础。
学生应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本次设计。先经过老师辅导、答疑以后,学生自行进行设计,完成主要工作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再进行解疑、审图后,每位学生必须将全部设计图纸外加说明书和封面装订成册。
二、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1、机房遇警系统要求:
⑴符合信息时代的技术要求,整体系统完全采用网络化结构。系统可独立工作,在网络故障的情况下,可临时在系统本机内存储数据。
⑵系统完全网络化,通过内部IP和地址解析,可以跨地区监控;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使用RS232或RS485通信协议。
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简单。
⑷内建 WEB管理网页,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特定软件。只要有网页浏览功能,通过授权就可管理、浏览任意地区的监控内容;
2、机房环境设计目标
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要求,机房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温度:23℃±2℃(夏季)、20℃±2℃(冬季);温度变化率:5℃/h不结露;含尘浓度:大于或等于0.5μm粒子数18000粒/升;相对湿度:45%~65%,最佳55%;送风方式:下送风;主机房内磁场干扰场强应低于800A/m;地板振动加速度:停机时不大于500mm/S;机房附近无线电波干扰应低于126dB(F=14KHZ-1GHZ);电源频率:50HZ±0.2HZ;电源电压:380V/220V±5V;电源波形失真率:小于或等于5%;噪音:65dB(主机操作人员位置;计算机停机测试); 照度:机房≥450LX;辅助房间≥300LX;应急照明≥50LX;无眩光;无频闪;无噪音;直流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1欧姆,零地电压小于1伏;交流工作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电阻以及静电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绝缘体静电位:1KV;地板平均载荷:不小于500Kg/m2,在承受载荷时(3000N)其翘曲量小于2毫米。
3、机房工程标准和依据
根据本次机房工程的范围和内容,必须遵循以下标准和依据: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9361-88《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局部修订)》、GB20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规范》和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课程设计内容
⑴设计说明书的要求包括:
①项目介绍;②设计依据;③设计内容、目的和技术要求;④系统性能指标;⑤对其它专业提出配合要求。
⑵具体设计要求:
1)消防灭火系统
技术要求 机房区域灭火采用气体全淹没灭火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喷射一定浓度的七氟丙烷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能将其区域里任意一个部位的火灾扑灭。气体灭火采用有管网灭火方式。辅助机房区域及机房区域均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形成一个整体。
2)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技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