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信息行业政策、产业链、总产值、重点企业及趋势分析.docx
PAGE
1-
中国地理信息行业政策、产业链、总产值、重点企业及趋势分析
一、中国地理信息行业政策分析
(1)中国地理信息行业政策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和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国政府对地理信息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政策重点包括加强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地理信息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例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十三五”期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公共平台、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政策层面还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规范制定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地理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强地理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同年,国家标准委发布《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旨在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换。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如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领域的工作,加强与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以百度地图为例,其通过与国际卫星公司合作,获取了高精度的全球卫星影像数据,进一步提升了地图服务的质量。
(3)政策的落实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据统计,2019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5300亿元,同比增长12.6%。在产业内部,遥感与卫星导航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地理信息数据服务等三大板块占比最大。其中,遥感与卫星导航设备板块产值达到2100亿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板块产值达到1600亿元。以高德地图为例,该公司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导航服务,已成为国内地理信息行业的佼佼者。
二、地理信息产业链解析
(1)地理信息产业链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地理信息服务等多个环节。数据采集环节主要包括卫星遥感、航空摄影、地面测绘等手段获取地理信息数据。例如,中国高分卫星系列已成功发射多颗卫星,为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提供了重要支撑。数据处理环节涉及数据预处理、数据校正、数据融合等,通过这些技术处理,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环节则包括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其通过整合地理信息数据,开发出具有高精度的地图服务。
(2)地理信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是数据处理,这一环节对于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数据处理技术包括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地理信息数据挖掘等。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产值达到800亿元。在这一环节,地理信息企业通过提供专业的数据处理服务,满足不同行业对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例如,华为公司利用其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多个行业提供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3)地理信息产业链的终端环节是地理信息服务,这一环节直接面向用户,提供各类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包括地图服务、位置服务、导航服务、位置信息服务等。据统计,2019年地理信息服务产值达到1800亿元。在地理信息服务领域,腾讯地图、百度地图等互联网地图服务商通过提供便捷的地图查询、导航、位置服务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三、地理信息行业总产值及增长趋势
(1)近年来,中国地理信息行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地理信息行业总产值达到5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这一增长速度远超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显示出地理信息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2)地理信息行业总产值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此外,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进一步拉动了总产值的增长。
(3)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地理信息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随着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地理信息行业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此外,地理信息行业内部产业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新兴领域如位置服务、地理信息大数据等将迎来快速发展。据此,行业总产值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更快的增长。
四、地理信息行业重点企业概述
(1)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