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测报调查规范 编制说明.pdf
《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背景、起草过程等;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
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23年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国标委发〔2023〕
64号),计划号T-326,下达任务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中心牵头制定《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规范》国家推荐性标准。
(二)修订背景
《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规范》(以后简称本《规范》)国家标准
于1995年颁布实施、2011年修订,对规范稻纵卷叶螟监测调查工作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生规律变化、监测
工具进步等,原有测报调查规范已不适应现有生产实际的需要。通过
修订《规范》,一是完善监测方法、提高数据利用率,针对原有《规
范》监测方法单一、数据采集效率低等问题,引入新型监测设备和技
术,如性诱剂、智能测报灯等,构建多维度监测体系,达到提高监测
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目的;二是优化监测方法、减轻基层负担,
针对原有《规范》中调查方法复杂、操作繁琐等问题,精简合并调查
方法及相关报表,减少人工调查的频率和强度,实现提高基层调查效
率、减轻基层人员工作压力的目的;三是结合近年来研究成果以及各
水稻主产省(市)地方标准与经验,调整分级指标、完善预测预报方
法,提高预测准确率。
因此,通过修订《规范》,可以明确、规范、统一稻纵卷叶螟发
生分级标准、系统调查和大田动态调查方法、调查数据记载表格、信
息报送以及预测预报方法,从而提高稻纵卷叶螟监测预报能力,有效
指导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做好稻纵卷叶螟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发布预警
信息,科学指导农民开展防控,减少水稻产量损失。
(三)主要起草单位
本《规范》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广东
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贵
州省植保植检站、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安
徽省植物保护总站联合起草申报。
(四)编写人员与分工
标准制定过程主要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南京农业大学、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
贵州省植保植检站、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
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等单位的人员参与资料收集、文本完成、市场调
研、实验室比对、数据处理等工作。
表1.主要起草人员信息及任务分工
姓名单位职称专业特长及分工
曾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植物保护、标准研制及撰写
张熠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植物保护、标准研制及撰写
刘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植物保护、标准研制及撰写
胡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植物保护、技术研究与咨询
吕宝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植物保护、技术研究与咨询
孟泽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植物保护、文献收集与数据整理
钟宝玉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植物保护、试行与完善
戴德江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正高级农艺师植物保护、试行与完善
唐建锋贵州省植保植检站正高级农艺师植物保护、试行与完善
黄晓燕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高级农艺师植物保护、试行与完善
黄成宇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