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T 756-2013 芳樟扦插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23约2.5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B61

备案号:40659-2014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756—2013

芳樟扦插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

RegulationsforCuttingOrchardConstructionofCinnamomumCamphora

2013-12-25发布2014-02-01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6/T756—201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扦插采穗圃营建 1

4采穗圃管理 2

5穗条采集 3

6技术档案建立 3

II

DB36/T75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汇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香梅、肖复明、邱凤英、章挺、曾伟、余林、徐海宁、戴小英、贾贵仁、宋晓琛、程强强、伍艳芳、詹有生。

1

DB36/T756—2013

芳樟扦插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樟树(Cinnamomumcammphora)化学类型-芳樟的有关术语、扦插采穗圃营建、采穗圃管理、穗条采集、档案建立等。

本标准适用于芳樟扦插采穗圃营建。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樟树化学类型(chemicaltype)

指依据樟树枝叶精油优势化学成分划分的樟树种下分类单位。2.2

芳樟(Linalooltype)

指樟树中枝叶精油优势成分为芳樟醇的化学类型。2.3

扦插采穗圃

指以生产扦插育苗用穗条为目的的种条生产圃。

3扦插采穗圃营建

3.1圃地选择

坡度平缓、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的红壤丘陵、岗地或农用地。

3.2整地、挖穴

坡度小于15°的圃地可采用全垦,穴规格以30cm×30cm×40cm为宜。坡度大于15°的圃地,宜采用带状条垦,穴规格以40cm×40cm×40cm为宜。

3.3母株来源

采用经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良种繁殖材料培育的苗木。

3.4栽植

3.4.1时间

2

DB36/T756—2013

适宜栽植时间为2月初至3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至新芽萌发前,容器苗可延长至4月底5月初。3.4.2密度

全垦地可采用1.0m×1.0m或0.8m×(1.2m~1.8m)的株行距;条垦地株行距应与条垦带距相吻合。

3.4.3苗木类型及规格

1年生无性繁殖的优良材料的裸根苗或容器苗。

3.4.4施基肥

每穴施腐熟枯饼肥300g或复合肥200g做基肥,施肥后回填15cm左右的表土,与肥拌匀后,再回填表土10cm左右作为隔离层,避免苗木根系与基肥直接接触,以防伤苗。

3.4.5栽植方法

将苗木栽植于隔离层上面,栽正、压实、盖松土,培土至根颈处以上1cm左右。

4采穗圃管理

4.1水分管理

在6~9月高温、干旱季节,适时、适量浇水。有条件的可安装喷灌设施。

4.2养分管理

栽植后第二年的2月中旬(叶芽萌动前),结合中耕,沟施复合肥(120kg/667m2)或枯饼肥(200kg/667m2);6月和8月的中、下旬,各施以氮肥为主的追肥1次,用量为20kg/667m2~25kg/667m2,雨前或雨后撒施,也可叶面或根部喷施。

4.3中耕抚育

栽植当年的8月~9月,除草、培蔸。此后,每年于11月平茬后至萌动前,在行间进行中耕。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翻耕。

4.4母株越冬管理

秋季或冬季采集穗条后,宜在母株根颈处5cm以上平茬,培土至平茬口越冬。

4.5有害生物防控

4.5.1虫害防控

4月上旬~6月中旬,樟叶蜂危害时,可用90%的敌百虫、50%的马拉松乳液各2000倍液喷杀;樟梢卷叶蛾可在3月新梢抽出后,第1代幼虫孵化时,用90%敌百虫、50%二溴磷乳剂、50%马拉松乳液10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5d喷洒1次,连续2~3次;如果幼虫已注入新梢,也可喷洒40%乐果乳液200倍~300倍液。卷叶蛾可于8月~9月人工摘茧,集中烧毁。

4.5.2病害防控

3

DB36/T756—2013

常见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等。白粉病少量发生时,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同时用波美0.3度~0.5度的石硫合剂,每10d左右喷洒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