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2025年风景园林概论作业.docx
江苏开放大学2025年风景园林概论作业
问题1:1.雕塑小品是指观赏性、趣味性较强的中小型雕塑,烈士陵园,名人纪念公园中的大型纪念性雕塑不包括在此范畴内。
选项:
答案:正确
问题2:2.桥与汀步:可使水面隔而不断。⑴小水面的分隔和近距离的浅水处多用汀步,连接岛与陆地或小水面的两岸多用桥;⑵较大水面,在岛与陆地的最近处建桥,小水面则在两岸最窄处建桥;⑶桥对水面也要有大小、主次的划分。
选项:
答案:正确
问题3:3.闭锁风景:闭合空间所呈现的风景叫闭锁风景。闭锁风景的亲近感愈强,四面景物愈清晰可见。但近距离观赏容易使视觉疲劳的产生闭塞感。
选项:
答案:正确
问题4:4.闭合空间:人的视线被四周景物屏障遮挡的空间叫闭合空间。
选项:
答案:正确
问题5:5.仰视观赏:当景物很高,视点距离景物又很近,(视距小于景物高度的三倍),要全部看到景物就需中视线上移,头部上仰。视点越近,人与景物的亲近感也愈强,封闭感、压抑感也愈强,景物形成雄伟、高大、威严的气势,给人以自卑不如的心理。在园林构景中,常运用仰视的观赏手法强调主题的高大、雄伟,将视距缩小到主景高度的一倍以内。
选项:
答案:正确
问题6:6.俯视观赏:景物处于视线下方,需低头观景。景物越低就愈显得小。居高俯视有征服的自尊感,但也有居高自危的险境感。
选项:
答案:正确
问题7:7.平视:是中视线与地平线平行而视。可以舒展地平望,产生平静、深远的感觉,不易疲劳。
用于平视观赏的景观应该设置在与游人视点高度相等的或高差较小的位置上。
选项:
答案:
问题8:8.视距:赏景点与景物之间的距离,称赏景视距。正常平视的情况下,可以不转头能看清景物的整体时,其垂直视角为26°--30°,水平视角为45°。因此,园林中的主景,如雕塑、建筑等,最好能映入垂直视角30°和水平视角45°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使游人能观赏主景的地点,应安排一定空场,设有休息性的景观建筑,供游人逗留、徘徊。在大于500米时,人对景物只有模糊的形象。如果要看清景物的轮廓,距离就要缩短到250—270米左右。因此,在景观设置时要注意距离的安排。
选项:
答案:
问题9:9.视点:人们赏景,无论动观还是静赏,总要有个立足点,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赏景点或视点。赏景点一般安排在主景物的南向,景物面南背北,不仅可以争取到好的采光、光照、背风,而且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选项:
答案:
问题10:10.园林结构的基本类型有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选项:
答案:
问题11:11.比拟与联想:园林中的比拟就是给景物以人格化,使其有思想,达到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这是“情”与“景”的联系。如:竹—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的品德;梅——不畏严寒,纯洁自贞的品质;兰——居幽自芳,清雅脱俗的素质;菊——不畏风霜,繁盛多姿的性格;荷——纤丽挺拔,出污泥而不染的丽质;柳—随遇而安;牡丹—富贵华丽。以及“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西方心理学家把这种联想比拟称为“()”。
选项:
A.同质异构
B.异质同构
C.同质同构
D.异质异构
答案:
问题12:12.园林意境可分为:虚实与错觉、比拟与联想、古迹与传说、()等。
选项:
A.诗文题咏
B.文章对联
C.园林装饰
D.梅兰竹菊
答案:
问题13:13.框景的定义:利用()欣赏景物的手法。利用门框、窗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使主体集中,如一幅嵌于镜框中的立体美丽画面,这种利用框架所摄取景物的手法叫框景。
选项:
A.门框
B.窗框
C.山洞
D.景框
答案:
问题14:14.亭的尺度:亭的平面尺度一般为3×3---6×6米,亭的高与平面宽之比,方亭为0.8:1,六或八角亭为1.5:1,亭柱直径(或宽)与柱高比为()。亭的设计中,可根据构图需要稍有变化,但不可比例失调。
选项:
A.1:2
B.1:5
C.1:10
D.1:15
答案:
问题15:15.亭的位置选择:①山地小山建亭,宜建于山顶,可与山体协调;大山建亭,宜建于山巅,以山为背景,构图优美,有利于组织导游。②()水亭可建于水中、湖畔、桥中或岛上。亭的大小与体量必须与水面大小相协调。③平地平地建亭常见于道路终点及交叉口、路畔树阴下、花坛群中与草坛上。
选项:
A.湖边
B.水域
C.河边
D.江边
答案:
问题16:16.亭的造型:亭的造型主要取决于其平面形状、平面上的组合及屋顶形式。平面形状①正多边形亭:如正三角形亭、正方形亭、正五角形亭、正六角形亭、正八角形亭、正十字形亭等。②圆亭、蘑菇亭、伞亭等。③长方形亭、圭角形亭、扁八角形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