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讯光纤到户工程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3.3 业务分布测算方法 根据用户分布和开通的业务情况,估算各种业务的用户所占总用户的比率,实际网络应用中,单个用户以使用单一业务为主,因而可按照单个用户使用某一特定业务的模型来进行业务分布测算。 9.3.4 带宽测算 FTTH网络的带宽测算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单个PON系统内的带宽测算 OLT上联的带宽测算 对单个PON系统内带宽测算,应考虑该PON系统内所有ONU所产生的流量是否满足系统要求,对OLT上联的带宽测算,需要考虑所有PON口所带的全部ONU所产生的流量(一般OLT包括多个PON口)。 计算公式如下: (业务分配带宽×业务用户比率×集中比×流量占空比)×总用户数/带宽冗余系数 业务分配带宽参照表5; ◇ OLT网络侧以太网上联带宽测算时,不计TDM专线业务带宽; ◇ 而对于PON系统内带宽测算,考虑到EPON对TDM业务承载效率约为50%; ◇ 对于IPTV业务,其占用带宽根据IPTV内容分发所需带宽测算。 业务用户比率、总用户数:OLT上联带宽测算时对应OLT带的所有用户,PON系统内带宽测算时对应该PON带的所有用户。 集中比: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群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可取1/2。对于FTTH用户,集中比算在OLT上;对于FTTB/C/Cab用户,集中比算在LAN交换机或DSLAM上。 流量占空比:一般可取50% 带宽冗余系数:建议PON系统内取90%,OLT上联取65%。 9.5 IP地址规划原则 FTTH网络的IP地址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考虑全IP网进行地址分配,尽量节省IP地址,充分考虑网络安全性能; 2)OLT、ONU设备应分配网管用静态IP地址; 3)各用户设备IP地址可根据相应业务需要,选择动态分配(由BRAS或DHCP Server分配)或静态分配。 9.4 VLAN划分原则 1)采用VLAN隔离方式来区分业务分类和业务等级; 2)VLAN的分配参考现行带宽接入网的分配原则,尽量做到每个用户和每种业务分配不同的VLAN(可采用QinQ方式),VOIP业务也可以采用相同的VLAN。 FTTH网络的VLAN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9.6 OLT设备安装设计 9.6.1 为便于运行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光线路终端(OLT)设备宜集中安装在端局,也可以分散安装,利用已有的接入网机房、住宅小区中心机房等,由于OLT设备用户容量集成度较高,一般不宜单独安装,设计时应根据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数、通信管道、光缆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将OLT设备安装在最经济、最合适的位置。 9.6.2 机房机架采用双面安装时,列间距离不宜小于1.2 m;单面安装列间距离不宜小于1.0m;机架正面距墙不宜小于0.8m;机架背面距墙不宜小于0.8m;机房主要走道宽度不宜小于1.3m,次要走道宽度不宜小于0.8m,当接入网机房有效面积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可以参照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用户驻地网通信设施设计规范》中的规定作调整,详见机房内设备架间最小间距参考表7。 序号 走道位置 最小间距(m) 1 设备机架列端主要维护通道要求 ≥0.8 2 设备机架列端次要维护通道要求 ≥0.6 3 设备机架列间距离 ≥0.6 4 设备面对墙的间距 ≥0.7 5 设备侧面对墙的间距 ≥0.1 表7 机房内设备架间最小间距参考表 9.6.3 机房宜采用上走线铁架安装方式,通信线缆应与电源电缆分开布放,如无条件分开时,电源线应穿金属管或采用铠装电缆,并在两端应有良好的接地。 9.6.4 机架的安装应按七度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进行加固,其加固方式应符合《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59-2005有关要求。 9.6.5 机房设备安装和线缆敷设完毕后,应将所有预留的孔洞,用放火材料封堵。 9.7 机房位置选择原则 原则上不单独新建OLT机房,当受到各种条件限制OLT设备必须安装在远端时,其机房位置选择应满足如下原则: 9.7.1 机房应远离易燃、易爆、强电磁干扰(大型雷达站、发射电台、变电站)等场所;机房不应与水泵房及水池相毗邻,机房的正上方不应有卫生间、厨房等宜积水建筑。 9.7.2 机房宜设置在用户线路中心位置,并且应满足通信管线进出方便的要求。 9.7.3 机房通常宜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如能满足相关温湿度、通风条件,并且该建筑物有地下二层时,机房也可设在地下一层。 9.7.4机房应选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