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高分子屋面涂膜防水层施工方案.docx
合成高分子屋面涂膜防水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屋面防水等级:[具体防水等级]
4.屋面面积:[X]平方米
5.合成高分子屋面涂膜防水层设计要求
-采用[具体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名称],厚度不小于[X]mm。
-涂膜防水层应平整、均匀,无流淌、皱折、鼓泡等缺陷。
-与基层粘结牢固,无空鼓现象。
二、编制依据
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2.《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GB/T19250-2013)
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4.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选用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质量检验报告。
-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应与设计一致,材料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辅助材料:如基层处理剂、密封材料等,应与防水涂料配套使用。
2.主要施工机具
-清理工具:扫帚、高压吹风机、小平铲等。
-涂刷工具:滚刷、毛刷、喷枪等。
-计量工具:量筒、天平、台秤等。
-运输工具:手推车等。
3.作业条件
-屋面基层已验收合格,表面平整、干燥、无裂缝、无松动、无油污等。
-屋面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排水畅通。
-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以上,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5%。遇雨、雪、大风天气不得施工。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部位增强处理→大面涂膜施工→质量检查→保护层施工
2.基层清理
-用扫帚、小平铲等工具将屋面基层表面的杂物、灰尘等清理干净。
-对基层上的油污、铁锈等,可用有机溶剂进行清洗。
-对基层表面的凸起物、砂粒等进行打磨平整。
3.涂刷基层处理剂
-根据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品种,选用相应的基层处理剂。
-基层处理剂应搅拌均匀,用滚刷或喷枪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不得漏刷。
-基层处理剂干燥后(一般干燥时间为4-8小时),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节点部位增强处理
-对屋面的阴阳角、管道根部、水落口等节点部位,应先进行增强处理。
-采用与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配套的密封材料对节点部位进行密封处理。
-在节点部位铺设一层宽度不小于[X]mm的胎体增强材料,胎体增强材料应与基层粘结牢固,不得有褶皱。
5.大面涂膜施工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应分遍涂刷,每遍涂刷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涂刷时应注意涂刷方向,上下层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每遍涂刷应待前一遍涂层干燥后进行。
-每遍涂膜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补。
-大面涂膜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蓄水试验或淋水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X]小时,观察无渗漏现象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质量检查
-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涂膜应平整、均匀,无流淌、皱折、鼓泡等缺陷。
-用针穿刺法检查涂膜防水层的厚度,每100平方米应抽检一处,每处应取10个点进行检测,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对涂膜防水层进行蓄水试验或淋水试验,检查防水层的渗漏情况。
7.保护层施工
-涂膜防水层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
-保护层材料可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涂膜防水层,不得损伤防水层。
-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X]天。
五、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涂膜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涂膜防水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涂膜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涂膜防水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涂膜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表面应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