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药物成瘾和药物滥用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是药物成瘾引起的最主要的身心损害,表现为幻觉、思维障碍、人格低落,还会出现伤人或自杀等危险行为。 (一)阿片类 使用阿片类药物可产生一种强烈的“飘然欲仙”的欣 快感,发展成无法靠主观意志控制的用药渴求,最终 导致松弛、沉迷、萎靡不振、冷漠、嗜睡等行为与人 格的一系列改变。 长期吸毒往往导致行为改变,对社会、家庭失去责 任感、道德沦丧、为获得毒品而采取各种违法犯罪行 为。 (二)精神兴奋剂 欣快期:心情愉快、思维能力强、情绪不稳、阵发性暴力行为、失眠、性欲亢进 心情不佳期:情绪压抑、伴有焦虑、有攻击性、性欲淡漠 幻觉期:视、触、听幻觉,保持判断力 精神病期:失去判断力,中毒性精神病、 妄想、偏执 四、神经系统损害 阿片类、镇静催眠药和乙醇等过量使用可抑制呼吸中枢,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长期滥用药物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有不同的直接毒性作用。 另一种危险是痛觉的消失,由此可延误对严重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 五、耐受性(drug tolerance) 反复应用成瘾药物后,常引起获得性耐受性,即需要逐渐增加用药剂量才能保持精神效应。 阿片类的耐受性最明显,镇静催眠药、致幻剂、大麻中等,可卡因、苯丙胺不明显。 药物依赖性常同时伴有对该药的耐受性。 六、其他继发变化 (一)感染 滥用药物可削弱机体免疫功能,长期的滥用毒品者 各种机会性感染增加,且抗菌药难以治愈。 (二)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孕妇吸毒可因胎儿中毒而发生畸形,发育障碍、流产、早产和死胎。 第3节 药物成瘾机制 一 、不同药物的成瘾机制 (一)阿片类 阿片类成瘾是不同脑区对阿片类适应后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VTA的GABA神经元抑制DA神经元释放DA,GABA神经元上有μ受体,阿片类激动μ受体可抑制GABA释放,减弱了对DA神经元的抑制作用,进而间接促进DA释放。 在LC的NE神经元有μ受体,这些神经元投射至大脑皮层I层的神经末梢,这些末梢上有μ、κ、和δ受体,阿片类激动这些受体均可抑制NE释放。 反复长期给药后,这些脑区产生适应性变化,上述变化被调节至正常水平,表现出耐受性; 停药后,脑区失去阿片类刺激,造成DA神经元功能低下和NE神经元功能亢进,产生戒断综合征。 直接抑制NAc的中间棘突GABA神经元,也与成瘾有关 (二)精神兴奋剂 可卡因、苯丙胺能提高NAc内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延长递质作用时间 可卡因抑制突触前膜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体,再摄取减少 苯丙胺类随递质摄入神经末梢,抑制突触囊泡单胺类递质转运体,使递质不能储存,游离递质浓度最高,反向转运,促进递质释放 (三)尼古丁(N受体激动剂) 强化作用与中脑边缘DA系统有关 VTA中DA神经元上有N受体,促进DA释放 中枢阿片系统也参与尼古丁成瘾 (四)乙醇 较低浓度特异性增强GABA受体功能和抑制NMDA受体; 高浓度可抑制许多配体或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药物成瘾分子机制 长期反复接触成瘾药物,可建立药物存在条件下的新的内稳态,即适应过程 受体、离子通道、及信号转导变化 通过这种适应性调节,细胞及机体功能可在新的内环境中行使正常或相对正常的生理功能,表现为耐受性 适应机制形成,突然停药不能立即回复到原来的功能状态,一些生理功能就会出现异常改变,表现为戒断综合症 第4节 药物滥用的防治 一、药物滥用的预防 控制药物重在预防,预防措施根据药物成瘾的危害程度而异。对于危害性相对较轻的烟、酒等,主要做教育引导工作,节制使用;阿片类及精神兴奋剂等滥用(吸毒)则危害性极大,需采取强有力的法律、行政、社会措施加以控制。 (一)毒品滥用的预防 1.一级预防 面对全民,通过大规模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和有潜在可能的用药者认识到滥用毒品危害,自觉抵制使用毒品;同时,控制毒品非法供应和流通。 2.二级预防 针对毒品滥用者,通过采取治疗、康复和重返 社会等措施,使之彻底摆脱毒品 3.三级预防 主要针对毒品滥用带来的严重疾病或有害行为,将其危害性减轻到最小程度,目前特别注意静脉滥用毒品带来的艾滋病问题。 (二)处方药的行政管理措施 1.麻醉药品管理 医疗单位使用麻醉药品 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到指定的麻醉药品经营单位购买;要有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麻醉药品处方要保存三年备查。 2.精神药品管理 第一类精神药物制剂按麻醉药品渠道供应医疗单位使用,不得在医药商店零售;第二类精神药物可供各级医疗单位使用,在医药商店也可以凭医生处方零售。 (二)处方药的行政管理措施 二、药物成瘾的治疗 药物或毒品滥用的治疗目标,包括控制戒断症状、预防复吸、回归社会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