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间金融调查报告.doc

发布:2017-05-01约2.53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5 民间金融调查报告 关于推进我市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民间金融较为活跃,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民间金融发展迅猛。由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引发的企业倒闭、知名企业家“跑路”事件相继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国经济热点地区一样,我市民间融资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和潜在隐患。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从体制入手,以创新机制为路径,以建立相关政策、优化金融环境、发展草根金融等具体措施为手段,努力促进全市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间金融 健康发展 调查报告 2011年以来,国家出于遏制通胀的需要,信贷规模进一步收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断加大,银行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导致多数企业遭遇资金困境,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民间融资发展迅猛。但由于受宏观经济下行以及民间融资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民间借贷危机连连曝光。河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不断被爆知名企业家卷款“跑路”事件,近日轰动全国的常州第一美女老板顾春芳“跑路”事件、南京女老板骗数亿元携子失踪事件,都充分暴露了我国民间融资存在的风险隐患。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地下资源,榆林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资金需求旺盛,推动了民间融资市场异军突起。和全国经济热点地区一样,我市民间融资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和潜在隐患,必须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期,市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市民间融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民间融资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我市民间融资经历了逐步发展的过程。小煤矿、煤转化企业以及房地产企业是支撑民间融资市场的主力。从2004年煤炭市场开始起步到2008年房地产市场升温,民间融资的形式由初期的入股分红逐步转变为债权分息,并伴随煤炭行业市场利润率升高,民间融资利率也不断走高。 据人民银行榆林中心支行统计估算,榆林民间融资规模约700-1000亿元,近年来融资利率一般为月息15‰-30‰,均超出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利率和农信社贷款平均利率,在部分活跃的县区个别甚至高达50‰。从地区分布看,县域经济发达的神木县、府谷县、榆阳区是民间融资较活跃的县区;融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以三个月和六个月期限较为普遍;融资金额以单笔50万元以内为主,也有千万元以上的巨额融资;融资方主要包括个人、非金融机构企业、融资中介组织以及地下钱庄等隐性组织。 我市融资中介组织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行。截止2011年底,经省金融办批准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共66家,注册资本金共65.18亿元,已开业64家,贷款余额56.34亿元,本年累计发放贷款93.66亿元。取得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的机构8家,注册资本金共8.89亿元,已开业5家,在保余额7.36亿元。典当行24家,注册资本金共3.1亿元,典当行贷款期限相对较长,利率较高,月利率一般在20‰以上。投资公司共442户,其中项目投资业务类304户,投资咨询和投资管理业务类138户。 我市民间借贷资金用于本地投资生产经营占比近半,区域外投资占比较少。我市民间借贷资金用途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用于煤矿和相关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二是用于房地产项目投资、公路交通等建设项目,以及炒房、炒矿等资产炒作;三是用于衣食住行或婚丧嫁娶等生活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