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菟丝子生防真菌的筛选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中国生物防治 CH INESE JOURNAL OF B IOLOGICAL CONTROL 1998, 14 4 159~ 162
①
园林菟丝子生防真菌的筛选研究
②
郭凤根 李扬汉 邓福珍
( ) ( ) ( )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昆明 650201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昆明动植物检疫局
[ 摘要] 首次从大花菟丝子感病藤茎上分离到半裸镰孢、腐皮镰孢、细交链孢和茶褐斑拟盘多毛
孢等4种病原真菌。室内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真菌均能使日本菟丝子和大花菟丝子感病而
死, 致病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腐皮镰孢、半裸镰孢、茶褐斑拟盘多毛孢和细交链孢。
关键词 菟丝子 生防真菌 筛选
中图资料分类号 476. 1, 453
S S
( ) ( )
大花菟丝子 C uscu ta ref lex a Roxb. 和日本菟丝子 C. j ap on ica Cho isy 是危害云南园
林业生产的两大恶性寄生杂草, 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防除办法。杂草的生物防治具有安全有
( )
效、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强胜, 1997 。以炭疽菌防除中国菟
( )
丝子和日本菟丝子已有报道 廖咏梅等, 1991; 高昭远等, 1992 , 但有关大花菟丝子上的病原真
菌及其生物防治尚未见有报道。我们在调查云南园林菟丝子的种类及其危害程度时, 发现大花
菟丝子有自然感病的现象, 于是进行了园林菟丝子的生防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 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保存 从云南省的昆明市和路南县等地采集感病大花菟丝子藤茎,
( ) ( )
用常规方法 方中达, 1979 将病原菌消毒接种至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 上, 待其长
出菌丝并产生孢子后再进行单孢分离, 以获得纯化株, 菌株于 PDA 斜面上冰箱保存。
1. 2 病原菌的鉴定 挑取各菌株的培养物制成临时水封片, 用目镜测微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
(
测各菌株的分生孢子大小和形状, 结合其他培养特征并参考国内外资料对各菌种进行鉴定 阮
)
兴业等, 1986; 魏景超, 1979; 张中义等, 1988; Joffe, 1974 。
( )
1. 3 生防真菌的室内致病性试验 用 PDA 培养病原菌, 待菌丝长满培养皿 7~ 10天 时用
无菌水制备各菌种的孢子悬浮液。剪取长约15cm 的茎尖段, 置于灭菌并垫有潮湿滤纸的培养
皿中, 每皿放5个。用小型喷雾器将各菌株的孢子悬浮液喷接到菟丝子茎段上, 每菌株设3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