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机下井安全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宇昌煤业有限公司
EBZ260(B)型掘进机下井、安装、调试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本公司现阶段施工建设需要,为加快施工进度,经矿委会研究决定,在井底车场施工地点使用掘进机进行作业,现掘进机已购回放置在井底车场主斜井口外,为保证掘进机在下井运输、安装、调试过程中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措施如下:
一、组织措施
此项工作由常务安全副矿长负责安全总监管,对此项工作负安全领导责任;调度室主任、生产科长负责现场总指挥,对现场施工作业负组织领导安全责任;总工程师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和技术指导工作,并保证措施与井下实际作业相符,对此项工作负技术督导安全责任;技术科长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组织会审和贯彻学习,对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负技术指导安全责任;当班带班矿长对现场施工作业负本班安全总监管责任;安全科长负责安全员的调派及监管,对本次作业负监管安全责任;机运科长对本次掘进机下井作业过程进行全程监管,避免作业过程中出现“三违”现象,是本班作业现场施工的安全主要责任人;公司驻井底车场负责人、运输队长(副队长)、机修队长配合机运科长做好掘进机下井作业过程进行监管工作,负本次施工作业的分管安全责任;李培龙负责井口以上的作业安全,井口往下至井底三叉口的运输、作业安全由常永太、潘娄娄负责,三叉口至掘进机安装地点的运输、作业安全由张余良、王孔锋负责;现场作业场所安全员负责监督本班所有作业人员严格按措施进行作业,对本班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负直接责任。作业场所质检员负责现场质量监督,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各项工程符合质量标准化标准,是本班质量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二、掘进机大件下井绞车、钢丝绳相关参数计算:
已知:
α=23° 最大单件重量为6T 主斜井长470m
平板车重量为0.7T sinα=0.39 cosα=0.92
主提升绞车:最大静张力为:45KN,最大静张力差为:30KN
钢丝绳:φ21.5 重量:1.658kg/m 破断拉力为:314.9KN
最大静张力为34.26KN
1.下最大部件时钢丝绳最大静张力验算:
f1=0.015 f2=0.15
Fj =Z(Q+Qr)(sinα+f1·cosα)+P·L0·(sinα+f2·cosα)
=1×(6000+700)×(0.39+0.015×0.92)+1.658×470×(0.39+0.15×0.92)
=1×6700×0.4038+779.26×0.528
=2705.46+411.45
=3116.91(kg)
=30.56KN
45KN30.56KN
下放最大部件时钢丝绳的安全系数验算:(规程规定m最小值为6.5)
m=Qp/Fj
=314.9/34.26
=9.19
9.196.5
经上述验算可知,主提升绞车和钢丝绳各项参数均可满足掘进机最大部件下井安全要求。
三、下井前的准备
1.准备几辆完好的平板车、架车,全部放在主斜井井口外修配房轨道上,以供装车使用。因井底车场长时间没有生产,所以必须对所用车辆严格检查,特别是车辆焊口部位要进行加固,并对车轮进行补加润滑油。此项工作由李培龙具体负责落实,另需对提升用的钢丝绳(包括安全绳)进行详细检查,此项工作由常永太具体负责落实。
2.通风队长潘娄娄安排人员对主斜井口轨道至安装、放置掘进机地点的设备所经过的巷道高度、宽度,轨道、管路、电缆、其它设备等认真检查,保证设备所经过的巷道畅通无阻。轨道铺设必须扣件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左右错差不得大于5mm,轨枕间距不大于0.7m,轨枕下应捣实,严禁悬空。如有不符合规定的,整改后方可进行运输。
3.由机修队负责准备好运输、安装所需要的工器具,零配件及捆绑、起吊的工具,直径不小于Φ18.5mm的钢丝绳,同型号的U型卡、8号铁丝,5吨倒链至少三个(根据查看相关参数说明,最大不可拆卸件为本体架,重量6t,安装时需要两个倒链同时上吊,剩余一个为备用)并保证完好。使用倒链之前,应再次检查是否完好,吨位是否合适,逆止装置是否齐全完好。此项工作由李培龙负责落实。
4.绞车绳头、绳皮制作工艺及标准:
绞车绳头需重新制作,麦穗拆50cm以上编结,绳卡必须同方向安设,且不得少于6个绳卡固定,绳卡间距为20cm,第一个绳卡距绳皮尽可能靠近,绳卡的螺帽采用双帽锁死。绳皮制作必须保证能穿过50mm的圆钢,此项工作由李培龙负责监督落实。
5.绞车司机孔宽亮、李刘社、李永江、陈兵亮负责对绞车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钢丝绳的绳径、断丝等是否符合规定,绞车各种保护(包括后备保护)是否齐全、灵敏可靠,并将保护试验情况记录存档。下掘进机大型部件时,将闸瓦间隙调至不大于0.8mm,并严密观察绞车运行情况,此项工作由常永太
显示全部